乡土庆元丨立夏美食掠影
2024年05月07日 16:56来源:庆元网 作者:陈永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古至今,庆元东部乡镇与西部乡镇相比,有些风俗习惯就有差别,比如立夏节气,西部农村家家户户都做“立夏羹”,而东部农村只有部分家庭做立夏羹,而且做法也不尽相同。

  我曾经问过东部乡镇许多个古村的老人,立夏有什么习俗?有的老人说他们村没有,也有的老人说与西部农村相比“大同小异”。

  “大同”主要是指在比较古老的村庄,都重视二十四节气,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立夏则被视为一个特殊而神圣的日子。

  庆元东部乡镇中靠近县城的部分农村,也许是与西部农村联姻比较多一些,自然也按照西部农村立夏的风俗习惯,做立夏羹。

  “小异”主要是指在高山地区的农村,每到立夏时节,便是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味的季节。清晨,薄雾蒙蒙,山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村庄里就有一些人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制作立夏美食。

  比如五大堡乡部分农村,汤圆是立夏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首先,汤圆单独煮着吃。当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汤圆在热水中翻滚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仿佛是节日的呼唤,让人垂涎欲滴。其次,把汤圆当作“立夏羹”的配料之一。当然,配料还有黄粿干片、千层糕干切片、番薯粉丝、新鲜马铃薯等。

  高山地区,由于气温相对低一些,立夏时节马铃薯并没有完全成熟,还不到收获季,而农妇却懂得“立夏羹”既然有黄粿干片,就必须有马铃薯加入,那是“绝配”,味道极其鲜美。因此,有些村民就忍痛割爱,到马铃薯根部查看泥土“凸出”的部位,然后用手指深入地表挖出几颗来,这种方法类似于“阉猪”,村里人把它叫成“阉马铃薯”。我小时候跟随爷爷用这种方法“阉”过马铃薯,也“阉”过番薯。爷爷说,一方面是节日做美食需要马铃薯掺入,另一方面是粮食缺乏,青黄不接。

  制作立夏羹是繁复而需要耐心的。东部农村人利用黄粿干片、千层糕干切片、番薯粉丝、新鲜马铃薯等食材,干货经过头一天浸泡,鲜货经过当场清洗,然后文火慢慢熬煮,制成美味芳香的黏稠立夏羹。那一碗碗暖暖的羹汤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农村人讲究礼尚往来,曾有顺口溜:“一都馒头,二都粽,三都社粿满村送。”“立夏羹”自然也要送给隔壁邻居尝一尝。

  面粉加野菜制作成面粉饼,也是东部一些村庄另一道立夏美食。在那穷苦年代,农村穷,但为了增添节日气氛,穷也有穷的过法,部分农村人会买点面粉回家,用面粉、藠叶、野菜、水、食盐,亲手搅拌成面糊,然后放在热锅里摊平,烙熟,一张小小的碧绿脆香的面粉饼便诞生了。每一口都是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对劳作的尊重,让人感受到过立夏节的喜悦与满足。

  当年,东部菇民区由于主要劳动力在蕈山寮过年,春节前有些人家并没有做黄粿,要等到蕈山客回家后再来做黄粿。如果蕈山客清明前回家,一般选择清明节补做黄粿;也有的蕈山客由于兼做笋干生意,谷雨节后才能够回家,就会选择立夏节补做黄粿。原因是当年高山地区种植单季稻,插秧相对迟一些,而插秧季,是农民最忙也最辛苦之时,早饭前要起床下田拔秧苗,必须吃点心才能泡在水里。补做黄粿,一是为了给插秧者当点心;二是用于平时招待亲朋好友。

  立夏羹、汤圆、面粉饼……不仅代表着立夏期待与舌尖美味,更是对春夏劳作与自然生活的尊重与感恩,同时也是表达着对节气的敬畏与感激。

  愿立夏美食滋养农耕者的身心,让我们有强健的体魄;愿立夏美食传统代代相传,让我们在这个独特的季节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丰盛;愿立夏美食带来欢乐与温馨,让我们一同品味生活的甘甜和美妙。

    (编辑:沈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