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后洋,属庆元东部的岭头乡辖区,海拔1028米,庆寿省际公路穿村而过,户籍人口200余人。
这样一个小山村,却与香菇有着不解之缘,自吴三公发明人工栽培香菇技术以来,代代村民中都有种菇行家能手。
“每年中秋过后,村里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会到外地去种菇。”村里的老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以前,种菇还沿用“原木砍花法”,菇民需要深居深山老林,餐风露宿,起早摸黑,很是艰辛。由于本地缺少菇木,种菇需要到外地,于是,菇民们像候鸟迁徙一样,每到冬季就到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种菇。
这一状况延续到1987年。那一年,岗后洋村开始推广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技术,时任村支部书记叶余端、支委委员叶余抗和叶余生三人主动当示范户。当年,他们依靠借贷资金,购买香菇生产原料和设备,生产出人造菌棒1.5万段,户均获利4000元。
那一年后,岗后洋的菇民们不再远赴外省种菇。村里飘起了菇香,田野上盖满了菇棚,房屋内外都堆满了菌棒。
自此,岗后洋出现了香菇生产热潮,产量直线上升。1992年,全村产菇已有5万斤,纯收入50.4万元,在当时的菇乡大地上独占鳌头,岗后洋也成为岭头乡的香菇重点种植专业村。
这一状况延续到21世纪初。那时,随着香菇经济的滑坡,全县各地种菇积极性有所下降,生产规模开始缩小。然而,岗后洋的菇民懂菇、爱菇,他们不愿就此放弃香菇产业。
为了继续做菇,岗后洋菇农纷纷改变经营策略。“我们把目光转向外地,决定再走原来‘迁徙之路’。”菇农叶光明说,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又开始了外出种菇的生活。
再走“迁徙之路”,这一次,比以往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东北、河北等省,在那里播撒香菇种子,建起了香菇生产基地,推广先进的香菇栽培技术,开拓国内市场。
如今,岗后洋依然有50多人在外种植香菇,其中80%留在县城,20%跑到了外省,而每一年,这些菇民每人基本都能从中获得收益近2万元。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