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风扇到黑白电视机,从彩电冰箱到电脑空调,如今,不仅住上了小洋房,他还盘算着买小汽车。对菇农杨增友来说,这40年,就是他们家一步步走向幸福生活的最好见证
11月的一个清晨,竹口镇竹下村村民杨增友早早起床,到田里采收黑木耳。“今年,家里做了11万段黑木耳,加上打零工和卖掉的稻子,全家收入不下20万元。”杨增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等年末卖掉出产的黑木耳,他盘算着再添个大件,买辆小轿车,尝尝有车族的滋味。
杨增友今年60岁,是竹下村的黑木耳种植大户,他与妻子、儿子、儿媳及孙子一家5口,同住在4层高的洋房里。在杨增友家中,小到电脑、电视,大到冰箱、空调,各种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
看着家里的每样大物件,杨增友便会想起背后的故事。
1973年,杨增友娶了媳妇、分了家。一贫如洗的生活,让杨增友觉得很愧对妻子。为了生活得更好,1980年,杨增友和同村3个小伙子凭着一股闯劲儿,跑到江西省宁都县承包了一个山头做香菇。五年的辛苦生活,杨增友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电风扇是稀罕物,不管是谁,只要有点余钱,就会想着买台电风扇。”杨增友清楚地记得,1985年8月,他用做香菇的钱买了第一件电器:价值150元的菊花牌铁质风扇。开动风扇,看着扇叶越转越快,杨增友知道家里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上世纪90年代,电视机是乡下的新鲜玩意,一到晚上,有电视的人家里挤满了邻居。”杨增友说,当时,他学习了椴木香菇法,在家做了香菇,年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
为了让家人在家看电视,1990年12月,他卖了香菇后,花了近千元,买了台西湖牌黑白电视。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每隔两三年,杨增友家就会添些大物件,丽康牌彩电、浪潮牌电脑……2004年,杨增友还翻新了家里的旧房,一家人住上小洋房……
“从只求温饱到不求吃喝,再到现在的享受生活,农村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对于40年来最大的变化,杨增友这样总结。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