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随着外面的空气逐渐变凉,山的海拔也越来越高。现在,我们正行驶在百山祖的大山公路上。在百山祖南麓山脚,是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也是新创建的农家乐综合体——百山祖镇车根村。
从庆元县城出发到车根村,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深深吸了一口气,在海拔1100多米的村庄,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村子人家不多,但房子盖得古朴而有特色,小路洁净,清澈的小溪从村中间穿流而过,宁静而舒适。镇里的干部对我们说,车根村夏天最热的一个月平均气温只有22.5℃,最热的时候,气温也没有超过32℃。
车根村现在有13家农家乐,这几年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使车根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房子翻新,村子更加洁净,当地村民更是开起了农家乐。车根村是避暑的绝佳去处,住宿、餐饮条件的改善,使这几年车根村一到夏天就火爆。
作为地处丽水最西南的县城,庆元的饮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庆元多山,天气凉爽,湿度较高,因此食材多菌类、泥鳅、田螺、田鱼,口味偏咸、辣,喜爱用酒糟当调料。而位居庆元最高海拔的百山祖居民,饮食上更具有这些特色。
菌类,首先是车根村农家乐的必备菜。“百山人家”的老板娘吴小英常年都会寻找和储备一些山货。苦菇,是山上的一种野生菌,因味苦而得名,夏季山上非常多,村民将其采回来,用水煮后晒干储备。在吃的时候放在水里浸,直至苦味完全去除。吃时清炒或伴以辣椒等来炒,又滑又嫩,是庆元的一道特色菜。吴小英告诉我们,她常年储备的还有红菇、牛肝菌等野生菇类。
吴小英的老家在距离庆元县城更远的兰泥村,由于车根村地理位置好,她就到车根村租了一幢房子做农家乐。并且从老家带了女厨师——50多岁的陈英,陈英决定了“百山人家”菜的味道:“我们菜的烧法就是我们这一带传统做法,所以到我们这里吃到的就是庆元乡土味。”不仅如此,陈英找食材也爱往自己老家那边找,比如高山田鲤鱼,就是老家那边人养的,高山的田鱼,肉质鲜美,是陈英极力推荐的招牌菜,还有泥鳅、田螺、野菜干、高山蔬菜,都是老家以及周边村庄找来的。
在“百山人家”的厨房里,我们看到了腌起来的紫苏酱、辣椒酱、酒糟、咸菜、腌制的小笋等配料,百山祖一带高山上居民的饮食习惯可见一斑,而车根村农家乐的美食正是以此为基础:“把最纯朴、最乡土、最地道的庆元乡村菜肴做成这里的特色菜。”饭后我们在村里走了走,村里的电子屏上显示,此时的温度只有19℃,而负离子是14578/cm3。这是六月的夏天,但阵阵凉意袭来,令我们赶紧添加衣物。村子极安静,清澈的水浅浅地流过,在一座小桥边,我们找了一张长椅坐下,所谓的养生就是此时的状态吧:呼吸着百山祖的负氧离子,和好朋友聊聊天,或者什么都不做,发呆,将此刻的自己交与大自然。
到百山祖一定要吃的两种美食
手工黄粿
我们在村子里闲逛,经过农家乐“百山人家”门口的时候,里面正抬出一桶金黄色的米饭,倒入放在走廊上的石臼里,呀,这不正是捣黄粿吗?这没有经过预约的美食令我们惊喜。
刚刚蒸好的粳米在石臼里还散发着腾腾的雾气,四五个人趁着热气拿了长棍捣,随后又由一人拿了槌子打,浸过草木灰的米煮成的饭是黄色的,随着不断地捣腾,散发出特殊的浓烈香气,并慢慢地由粒粒分明开始变得粘稠、细腻,令人想立即尝上一口。
“做黄粿得先到山上去采一种叫‘山苓’(庆元话音)的植物树枝。”吴小英告诉我们。采回来的树枝被烧成灰,放水里过滤后把粳米浸入,浸泡一整夜,粳米就会变成金黄色。据说,有了草木灰的黄粿,除了有更为浓烈的香气,还会更加Q软弹牙,富有光泽,并且更宜保存。
打了一会,饭粒已经基本见不到,米饭变成了粘稠状。吴小英用手摘了几团放在碗里,对我们说,这个时候的黄粿可是最好吃的,而且一定要配着当地的一种特色的汤吃。说着,吴小英从厨房里端出了一碗汤来,用了腌制的紫苏辣酱、虾皮、大蒜、酒糟,汤又咸又辣,又有着一种鲜味,配上刚刚打出来的黄粿,瞬间的感觉真是美妙异常。二十分钟后,黄粿打好了,吴小英和厨师拿了专门做黄粿的模具,用模具印出一个个圆形的粿。她说,手工黄粿是这里的特色,从前庆元一带人家办喜事都要做上千个黄粿,用来给客人当回礼。现在做的人少了,但这种传统小食却成了旅游特色产品。“百山人家”农家乐三天两头都要做,非常受各地来的客人的欢迎。“去年香菇节我们在县城卖,一天就卖了数千个。”吴小英说。
合湖田螺
合湖田螺久负盛名。
合湖村属于百山祖镇,因为地理条件相似,其实百山祖镇的诸多乡村产的田螺都属于“合湖田螺”的范畴。合湖田螺十分稀有,一般在庆元县城就已难得吃到。但在车根村的农家乐,他们或者亲自下田里捡,家家都备有合湖田螺。他们把田螺连泥一起放在冰箱的保鲜格里,不加水,这种储藏方法可以保存田螺十几天,吃时再拿出来放水里吐泥一两个晚上就非常干净了。吐尽泥土的田螺剪去尾部,加调料爆炒,加入酒糟和腌制的紫苏酱,加汤煮熟,一锅鲜香的田螺火锅就成了。合湖田螺品质优异,不需过度烹饪就已十分鲜美。
田螺在丽水的农村并不鲜有。春雷响过,田螺钻出泥土,农村的孩子就会到田里摸田螺了,一直到秋天都可以摸到田螺。捡回来的田螺放脸盘里吐几天泥,加生姜大蒜烧成一碗田螺汤,就是令孩子们垂涎的美食。
合湖田螺生长的地方海拨都在千米以上,全年白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合湖高山薄壳田螺的品质,并且味鲜营养。有个很美丽的说法,这里的田螺特别喜爱月光,每个月光充足的晚上,田螺都会钻出泥地,所以合湖田螺又有“月光田螺”的美称。
这顿晚餐,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合湖田螺。前面有了太多的铺垫和期待,令我们对吃合湖田螺有了郑重的感觉。一锅田螺在碳火上滚着,壳薄到透明,肉质鲜嫩,汤里有缕缕沼泽的清凉气息,连汤带螺舀来一大碗,田螺最好吸着吃,这样螺蛳壳里的螺肉和汁同时吸进嘴里,味道会特别丰满滋润。拿牙签挑虽然方便,口味却差多了。一碗田螺吸完,汤一饮而尽。此时如果再配点农家自酿的小酒,“老酒喝喝,螺丝嘬嘬”,人生惬意,不过如此。
小贴士
到了车坑村,除了乘凉、发呆、享受美食,你还可以到这些地方去玩一玩:
1.百山祖。百山祖是4A景区,入口就在车根村。景区内有著名的冷杉,百山祖冷杉是第四世纪冰川时期的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而且百山祖冷杉是全球绝无仅有的。另外,如果起得够早,可以到百山祖看日出、摄影。
2.百山祖镇的黄皮上下湖。3000多亩的“上下湖”是高山湿地,共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湖组成,还有奇松奇石等景观。这里并未开发成景区,一直保持着原生态。
3.龙岩村。这里是香菇鼻祖吴三公的出生地,村民世代以香菇为生。有“中国香菇文化第一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