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萁”汤
2024年11月25日 16:54来源:庆元网 作者:吴小娟

  这个季节是薯蓣成熟开挖的时候,庆元人很好这一口,把薯蓣叫“萁”(庆元黄田方言),常呼朋唤友一起“煎萁羹咥”。

  “萁”的粘液对胃肠不好的人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唐朝诗人杜甫《发秦州》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的诗句。不同区域的叫法也不一样,在我老家黄田管“吃薯蓣”叫“煎萁汤嚯”。做法和东部乡镇也略有不同:把挖来的“萁”洗净去皮磨成浆,装在一个大盆里,掺点水,搅拌好备用。接着切碎新鲜五花肉、姜、葱以及提前泡发好的香菇,有时也用泡发好的灰树花。

  黄田盛产灰树花。切碎一起煸炒出香味,倒上几勺自酿红酒、酱油,把这几种食材煮熟装盆备用;起锅,放油炝锅,倒下煮熟的料,加半锅水,水冒泡便倒入搅拌好的“萁”,用铁勺不停地加热搅拌,直到滚开。“萁”会假熟,滚开还不能出锅,要继续加火搅拌,直到它变得粘稠能闻到香味。出锅后根据各自口味加盐,最后一定要撒一把香菜,这样一锅“萁”汤就煎好。

  图源网络

  不过,“煎萁汤嚯”不像炒盆菜似的容易、简单,它很容易糊锅,需不停地搅拌,且要有一定时间。为了能快速喝到“萁汤”,这几年我摸索出用高压锅煎“萁汤”的好方法,操作就和煮饭一样简单。

  首先,戴上手套,将山药洗净去皮磨成浆、掺水搅拌,放盆里备用;其次,将切碎的五花肉下锅煸出油,把切碎的葱、姜、香菇煸炒,闻到香味后,倒点家酿红酒,有虾皮的放把虾皮,少许盐,加盖焖熟;最后就是“煎”,拿出稍大的高压锅,倒点油,转动一下,听到油滋滋响,加一勺水,把焖熟的料倒进去,再加半高压锅的水,把搅拌好的山药倒下去,搅拌均匀,盖上锅盖,加热到高压锅“放气”一两分钟就可关火。稍凉后,打开高压锅盖,撒把香菜,一锅香喷喷的“萁”汤就做好了。它比用铁锅慢煮省时、方便,且更加入味。我把此法分享给亲朋好友,他们都纷纷赞扬、效仿。

  山药好吃但不易储藏,遇寒冷冬天,好端端一个山药,没几天削去皮里面全变黑了。我有一个储藏山药的妙招,使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喝上新鲜的“萁汤”:把山药洗净去皮,磨浆,用食品级塑料袋分装好,贴上标签,放冰箱冷冻即可。

  “萁”在黄田还有另外一种吃法。过去,黄田偏远乡村很难买到新鲜五花肉,再者做香菇的人也不多,缺这些重要配料,做不出美味的“萁”汤。我奶奶和母亲只有在过年杀年猪家里有新鲜的五花肉时,才会“煎萁汤嚯”。另外,北乡土地板结,薯蓣品种较单一,不像县城一带的多带沙土,容易种薯蓣、产量高。记得小时候,只知道有白薯蓣,从没见过紫薯蓣。她俩会把新鲜白薯蓣去皮,切成薄片,烧开水焯一下捞出,锅烧热、倒油,加葱、姜、红辣椒炝锅。闻到香味后,倒下焯好水的薯蓣薄片,大火炒至微黄,倒点家酿红酒,加小勺盐、一点水,盖上锅盖焖几分钟,出锅再放把香菜,一盆色香味俱全的薯蓣全家人都爱吃。

  “萁”汤作为菇乡一道特色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让我们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也收获健康与智慧。

    (编辑:施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