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这一古老的职业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许多竹制用品,如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等,这些都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篾匠这个职业已逐渐变得陌生。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等,篾匠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我的故乡在庆元一个小山村,那里满山遍野都是竹子,仿若竹的海洋。我的外公是一位篾匠,他每日与竹子为伴。起初,外公本是为了节省开支,给家人编织一些竹制用品,在接触这个行业后,他才发觉其中的门道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外公说,他首次尝试自学篾匠技术时,由于选用的竹子过硬,在处理切片时毫无头绪,以至于篾片根本无法使用,更别提编织了。于是,他决定向乡里的名师请教。
松源街道会溪村村民邓昌善在编织竹制品(资料图片,吴斌摄于2013年)
篾匠师傅言道:“对篾匠而言,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动作,乃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功。唯有通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方能使动作精准、迅速且有力。犹如武侠小说中的招式,即便内功深厚、天赋异禀,若无这些相辅相成的招式,亦难以成为绝顶高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位优秀的篾匠不仅需要一套得心应手的工具,如篾刀、锯子、凿子、度篾齿等必备利器,有些篾匠甚至还有自己的独门工具,以适配自身的习惯与技艺。掌握这些工艺后,篾匠还需具备鉴别原材料的眼力。虽说竹子种类繁多,不下数十种,乃至上百种,但最适宜制作竹器的仍当属常见的毛竹。而毛竹以2-4年为佳,此时毛竹已然成熟,又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变硬变脆,制作过程相对便捷。同一年中,又分春竹和秋竹,其中尤以秋竹为上选,因其相较春竹,湿气更少,制成的竹器不易虫蛀。若具体到当日,则以现砍的鲜竹为最佳,切勿放置超过10天,否则剖篾之事将事倍功半。
转瞬一年已逝,外公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终于习得了篾匠技艺。他心灵手巧,很快便达到了出师的水准。满怀自信的外公回到家中,正式开启了他的营生。
篾匠陈方政在展示竹编织技艺 陈惠珍 摄
篾匠活儿,是我童年时最美好的回忆。每回外公开始劈篾,我都会急切地凑至他身旁观赏。篾匠活儿工序繁多,而其中最关键的基本功当属劈篾。外公大清早便会上山挑选竹子,凭借其丰富的经验,轻而易举地选出几株上佳之选。归家后,他以柴刀灵巧地除去枝节,仅留那翠绿的主干。继而将竹子稳固于墙与地,以锋利小刀劈开,清脆之声响起,仿若裂帛。竹子应声一分为二,再以篾刀持续破开,一破二,二破四,四破八,八破十六……每一次的劈破,都伴随着阵阵清香。外公娴熟的动作令我沉醉其中,亦使我领悟到基本功乃成功之关键所在。
市民参观竹编织作品展 范正民 摄
竹子唯有历经精心炮制,方可化为精美的竹器,而削片实乃关键之步。将完整的竹子化作各式大小、长短、粗细的篾条后,将刮刀固定于板凳之上,使篾片置于刮刀与拇指之间,轻拉而过,需凭手感达至薄厚相宜。寻常篾匠可开五六层,然在外公手中,一条篾片竟可剖开十几层。外公那粗糙之手仿若施了魔法,只见他手持篾刀,眼疾手快,一削再削,每一片皆如纸片般轻薄,乃至可称细腻柔软,长大后我方领悟“薄如蚕翼”一词,恰如其分。唯有用如此篾片制成的竹器,方可精致坚固,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
最后便是竹器的编织,外公的手掌厚实,手指关节粗大,手心手背皆干燥皲裂,纵横交错。似是担忧戴上手套会影响发挥,故宁愿以肌肤直面带刺的篾片。篾条十分锋利,有的尖锐如针,仿若锋利的刀与剑。人以刀切割那一根根与世无争、浑圆中通的竹,竹亦默默以竹刺回击,故而外公的手上留下诸多伤痕。随着伤痕渐增,外公的手艺亦愈发精湛。
编竹器前,外公每次都会取出围裙,将篾片纵横交错地放置于大腿之上,此姿势最为适宜编织。在他手中,只见篾片时而向上,时而向下,来回穿梭,虽不明就里,却感觉充满韵律,仿佛钢琴家在舞台上演奏一般。用不了多久,一个个实用的箩筐、凉席、簸箕便编织而成,还有我最爱的竹制小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那些小玩具的筛子眼孔纵横,细密精巧,大小一致,编织得密不透风,甚至可防水,收口处的线条亦是细腻精致。这些小玩具让童年的我成为全村最耀眼的孩子,身后总是簇拥着一大群小朋友。
需注意的是,刚编好的竹器不可即刻置于阳光下曝晒。人们将竹子劈成较细的篾后,最外层带有竹子表皮的称为“青篾”;不带表皮的则称为“黄篾”。青篾最为坚固,而黄篾的结实程度则相去甚远。但黄篾亦有用途,如箩筐、晒箕的主要部位,由于需求量大,通常使用黄篾;而竹器的受力部位,则需用青篾制作。像经常与水接触的用具,如篮子、筲箕之类,则不能使用黄篾。
尽管外公的篾匠手艺给我带来了诸多欢乐,但篾匠的工作着实艰辛。农村有句俗语:“站似念经,蹲若孵蛋。”此乃篾匠工作之写照。工作时,篾匠需双手并用,一手执刀,一手持篾,而篾片过长,只得拖于地下。如此一来,便难免沾上如鸡屎等污物,为扯开篾片,篾匠只得用嘴咬住,而鸡屎亦难免一同进入篾匠口中,为吐掉这些污物,外公的嘴巴不住晃动,宛如和尚念经。而蹲于地上修补器具时,篾匠之姿,又恰似母鸡孵蛋,此俗语生动描绘出篾匠工作之艰苦。如今,年近耄耋的外公已无法再从事篾匠工作,而竹器产业亦走向规模化。
外公身为篾匠,凭双手创造出无数精美的篾制品。其不仅肩负着篾匠文化的传承使命,更是我人生的楷模,教我领悟为人处世的真谛。五一节返乡,目睹家中留存的竹器,我体悟到外公那些平凡岁月以及乡村生活的恬淡。我所忆起的外公与他的篾匠生涯,是深藏我心的一抹乡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篾匠的价值。同时,篾匠的作品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恰是现代人在追求个性化与文化多元的时代所渴求的。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必将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