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庆元丨班岱后“黄金”古道
2024年08月30日 18:06来源:庆元网 作者:张成武

  庆元,九山半水半分田,在群山的怀抱中,蜿蜒着一条条古道。它们如同大地的脉络,串联着山中的村庄,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这几年,周末经常跟着县户外运动协会徒步,四山片班岱后古道每年都会走一两次。有时从“西洋殿”走上去,再从班岱后古道走下来,有时直接从班岱后古道上原路返回。每走一次班岱后古道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8月上旬的一天,和四山村吴文森、庆元安踏成员等人一起,我又一次踏上班岱后古道。古道长约五公里,以县城大坑村和黄象村的分岔路口为起点,至海拔1100米的班岱后古村为止,高差约为750米,相当于爬三个石龙山的高度。路面很宽,大概有1.2米,全程石阶路。整个古道也分成特色鲜明的上下两段。

  从大坑路口走进古道,开始是一段较陡的坡。路两边是整齐而单一的杉木人工林,密实的树林挡住烈日的照射,偶尔透进一丝丝阳光。

  吴文森介绍该片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是县城居民的柴火山。那时县城人多山少,家家户户都要烧柴火。家里的青少年每周都要出去砍柴。”他指着石阶内侧的水沟说:“你看,长年累月的拉木头,森林变成了荒山,石阶路都拉出水沟了。幸好,后来村集体和国有林场合作造林,林场种上杉木,派护林员管理,山才慢慢复绿。”看着两旁高大的杉木林,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美,经营的美,整齐的美。经过人工抚育,一棵棵树木高大壮实,大片森林连在一起,透出勃勃生机。

  沿着古道缓缓前行,翻过一个小山头后是一小段的平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了不少,人也不觉得那么累了。我们走过路上的第二个亭子后,耳边传来的是山间溪流的潺潺声。溪边,几朵野花,色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弯下腰洗把脸尝一口,溪水清澈冰凉,回味甘甜。

  重新踏上古道,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脚下的石阶路,一块块石头宽大厚实,路面溢出橙黄的矿物质,路侧长满青苔。当太阳的余晖洒在古道上,整条路被染成了金黄镶绿的飘带。古道两旁,不时可见古老的钩栗树,独木成林,枝叶交织,形成了造型各异的穹顶。路旁,一棵千疮百孔、只剩半片树干的古树坚强地活着,支撑着上方碧绿树叶的树枝。几棵百龄以上的松木树干沟壑纵横,片片鳞片足有一寸厚,显出苍劲之美。吴文森说:“以前有外地游客形容我们这条古道是‘黄金古道’,这一段路的美是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的。我们每年都会组织村民集中清理野草,清扫路面,修复水毁。”

  缓慢向上攀爬,身体虽略感疲惫,但内心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每向上迈出一步,眼前的视野就愈发开阔。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站在高处回望,来时的路已隐没在山林之中,下方庆元县城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成就感。

  大约过了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班岱后村。这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坳中,村头村尾都保存着古老的柳杉林,中间一座百年古廊桥把小村分成上村和下村。现留守的村民把村里的田地整理,种植出赫赫有名的四山“高山蔬菜”。这里的夏天晚上要盖五六斤重的被子,白天不需要电风扇,只要房子大门一开,就使人清凉舒爽。夏天在这里避暑,可以吃着农家菜、观赏古村美景,悠然自得。

  用脚步去丈量大山的高度,用身体去体验山村的生活,用心灵去感受自然的魅力。在这一次次攀登中,收获勇气、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彩。

  班岱后“黄金”古道,有机会您也可以去走走。

    (编辑:周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