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全球首个以食用菌为主的农业文化遗产,填补了全球食用菌领域遗产类型的空白。
站在申遗成功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回顾“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遗的历程,挖掘其发现、保护和利用的故事,揭示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就是为了让这处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今天,融媒体中心推出“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遗成功系列报道第二篇,敬请关注。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更是全球首个食用菌领域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填补了全球食用菌领域遗产类型的空白。
林-菇共育系统具有显著的全球重要性、唯一性,其独特的林-菇共育技术,至今保留了最完整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演化链,为世界山区森林保育、林下经营、食用菌栽培以及山区多功能农林业发展提供了示范。
“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在世界食用菌领域还是首次提出。”闵庆文说,目前在中国所有的全球重要农用化遗产里面,还没有食用菌种植、生产的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世界上也没有单独以食用菌产业作为遗产申报的。
独特的唯一源于生态的第一。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庆元的遗产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1%,植被类型多样,为菌物生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大型真菌575种,其中食药用菌373种,使庆元成为我国菌类种质资源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的最适宜区域。
庆元食用菌栽培基数大,栽培过程中品种遗传变异系数也较大,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变异株系资源,在食用菌新品种及良种选育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是我国香菇种质资源保育与育种的最适宜区域。
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之所以能够遗存800年而生生不息,还源于它是一个山地林农复合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食用菌产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
800年来,庆元菇民经历了剁花法、段木法和代料法三个种植香菇的演进阶段,栽培技术和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始终不变的是“林-菇共育”的核心理念。
庆元菇民深知“给予才有索取”的道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坚持菇木“伐大留小”,伐倒后的菇木直接在山林中分解腐烂,林内丰富的菌菇资源,加速养分分解归还,增加土壤腐殖质,既促进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又为林木再生长提供肥力,以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森林与菌物互利共生,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零污染”。
历经千百年发展,目前庆元林-菇共育系统已遍及所有乡镇(街道),核心保护区位于松源街道、百山祖镇和五大堡乡。同时,香菇栽培技术还漂洋过海,促进了世界其它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 (编辑:吴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