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我在韶山的日子
2019年12月31日 09:24  来源:庆元网  作者:邓求云 

  1969年10月,我随丈夫调到浙江丽水市庆元县教育部门工作,曾先后在西溪、举水、荷地区小学任教。1987年秋调到庆元县实验小学直到退休。庆元是我的第二故乡。

  而我的故乡在湖南省绥宁县。1963年秋,我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毛主席母校——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1966年10月,毕业前夕,我幸运地被学校推荐、湖南省长沙市外事局批准,抽调到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工作。主要负责讲解毛主席旧居、毛主席青少年时代以及主席在各个革命历史阶段中力挽狂澜,披荆斩棘,指导革命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至建立新中国的雄才伟略。为了革命,主席一家牺牲了6位亲人的感人事迹。

  这段经历是我人生征途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已经时隔半个多世纪,仍然让我终生难忘。

  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西北部,是群山环抱的山谷地带,故又名韶山冲。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他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摇篮,是革命的圣地,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生在韶山上屋场的土墙青瓦的农舍里。少年时代,他在那里砍过柴,割过草,放过牛,在水田里种过稻,后因上学才离开韶山。自1911年春到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曾4次回过韶山,每次都住有2—3天。看旧屋、看旧邻乡亲、看韶山学校、与师生合影……突显了毛主席对韶山的深情厚谊。就是这亿万人瞩目、亿万人敬仰的地方,我有幸被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抽调来工作了三个多月(同来的还有同班同学刘宝云)。这o我人生的征途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1966年10月的一个星期四下午,虽是深秋季节,但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艳阳高照,注定是个好日子。一则通知,把我和刘宝云带到了学校政教楼的会议室。当时来的还有同届185、187、188班的8位同学。我和宝云是186班的,一共10人,全是女生。何戈心校长说:“你们被抽调到韶山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工作,马上准备启程”。时间的紧迫,工作的光荣,责任的重大,都让我们激动不已。何校长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要好好工作,为毛主席母校争光。”接下来我们各自回宿舍准备行装。

  下午3点多钟,一辆印着“湖南省长沙市外事局”的银灰色中巴车驶进了第一师范校门,停在了校内的水泥走道上。我提着一个暗红色的小皮箱,挎着一个白底蓝花的单肩方型布背包。大家各自拎着自己的行李,陆续上了车。车驶出校门,一路向韶山飞奔而去。我的心也飞向远方,飞向了梦想……

  一路上,同学们窃窃私语,但谁也听不到谁说了些什么。大约下午5点钟左右到了韶山,车停在了陈列馆门前。当时的韶山陈列馆,还非常简陋,一幢三层的建筑物已经陈旧。一个姓文的男同志,是副馆长,把我们领进一楼接待室,放好行装再带我们去吃晚餐。饭菜也同样很俭朴,二菜一汤。饭后,文同志又把我们带到两间宿舍,每间安排5人,然后告诉我们:“明天馆长来给你们开会”。我和宝云在同一宿舍就寝,当晚大家都睡得很香。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来到了二楼会议室。这里已先坐着7个人,三男四女比我们年龄稍大,后来听说是广州师院抽调来的。准8点,馆长来了。这是一位大约40来岁的中年男子,高高的个子,身材挺拔。着一身军装,整洁得体,帅气逼人。他介绍自己姓马,叫马玉卿,是广州军区调来的新任馆长。说话和蔼可亲,脸上带着微笑。最让人难忘的是,他说:“你们能来到这里工作,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你们每一天看到的是毛主席相片;每一天摸到的是毛主席用过的东西;每一天听到的最多的词语是‘毛主席’。处处都离不开‘毛主席’。”听得我们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他还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远景规划,建立自治区,修高速公路,通高铁,建广场,培植绿化带……

  我们都是讲解员,文同志给我们分配了任务。陈列馆共有7个室,每2个人负责一个室,轮流值班。每个室内容不同,但每个人每个室的内容都要会讲解,7个室轮流讲解完了,再去毛主席旧居讲解。从进门的堂屋到两边的住房、灶房、工具屋,最后的晒谷坪都要熟悉。会后的头三天,我们每人拿着一本厚厚的讲解词稿,没白天没黑夜的背,强制记忆。我背你听,你背我听,虽然很累,基本上就没休息过。但心里还是无比的高兴。

  第四天,我们正式走进陈列室接待参观者,开始讲解,迎来送往。每一批参观者来时,我都得说:“同志们,欢迎您们来到了毛主席旧居陈列馆。这里向您们介绍的是毛主席的青少年时代。伟大领袖毛主席生于……”“请看这里”“请看这里”,一幅幅图片,上边标注着讲解词,我边讲边指导,但不能看标注的词……一直要讲到第7室。

  陈列馆人山人海,每一室人潮涌动。一批来,一批去,来来往往,一个上午不知要接送多少批次。那时没有扬声器,都靠原声发音。喉咙嘶哑了,讲;喉咙干渴了,喝口水,接着讲。讲到最后一室,介绍毛主席为革命一家牺牲了6位亲人:堂妹毛泽建,小名菊妹子,1929年8月,被敌人杀害在湖南衡山;妻子杨开慧,1920年才在长沙完婚,为革命,离多聚少,1930年11月被敌人杀害在长沙;二弟毛泽覃,1935年4月在江西瑞金和福建长町交界的战地上英勇牺牲;大弟毛泽民,1943年9月被军阀杀害在乌鲁木齐;侄儿毛楚雄1946年秋,在北上赴延安途中被敌对势力逮捕杀害;长子毛岸英1951年11月25日牺牲在异国朝鲜战场上。我一边讲一边拭泪,还没讲完,自己已是泪流满面。参观者也与我一起泪流满面,这是经常的事。就这样,我当讲解员讲了一个半月。

  记得满了一个月时,我们都领到了发的第一次工资,一月28.5元。这是自己辛勤劳动所得,心里的兴奋和自豪是无法形容的。

  一个半月后,马馆长找到我和广州师院分来的一位大姐姐,把我们带到了陈列室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这里全是广播器材。马馆长说:“我们要在韶山建立自己的一个广播电台,每天早、中、晚向韶山人民播音。从明天起,你俩就来这里上班。”

  稿件由通讯员每日送来。内容选择、顺序安排要自己动手制定。这里业务性更强,要求更高。虽然不要死背,但不能读错一个字,哪怕一个音。早上5点起床准备,6点开始播音,晚上要11点多才能休息。当时正值寒冬,没有空调,确实不好受啊!可心里仍是一盆火,温暖无比。因为我们是韶山第一代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从那以后,每天凌晨6点,韶山的上空就会响起《东方红》的乐曲。一曲过后,“韶山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各位听众,先请听新闻节目……”“接着请听……”的声音照常响起。字正腔圆,声音甜美,把新闻消息送给了千家万户,得到了人们的无数好评。

  我在韶山的日子,除了正规上班时间外,茶余饭后也留下了许多趣闻乐事,至今难忘。记得才到韶山不久,陈列馆给我们工作人员分桔子。每个人足足分了一脸盆。天呀!我们在学校或在家里从来都是买一到两斤,顶多10来个,大家分一两个吃。现在这么多,怎么办呢?多了倒犯难了。我们一边吃一边商量,时间长了又怕坏掉。最后只好留下几个,其它都拿去送附近的群众了。送完了,带着一脸笑,敲着空脸盆回来,边走还边唱着歌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们10人后来都被召回了学校,重新分配。

  我在韶山的日子,苦过、累过、笑过、哭过,但更多的是开心过、兴奋过、自豪过、骄傲过,毛泽东思想永远激励着我昂首健步,奋勇前进。

  时隔半个世纪。2019年10月9日,我来长沙参加一师欧阳海班第一次同学聚会时,曾带着儿子、媳妇重游韶山。这里的一切景致全如当年马玉卿馆长描述的规划改变着,真是旧貌换新颜。

  啊!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我敬您、颂您、爱您,您是多么叫人向往!

(编辑:徐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