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那一方水土 这一方人
2019年10月29日 09:24  来源:庆元网  作者:沧海一点洪 

  我曾经纳闷,父母为何竟然连移民前的老家地址都不曾完整地告诉过我?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故乡带给父母有太多的伤心和无奈。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不如不说……

  于是,我也就明白了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我不是忘记,只是尽量不让自己想起!

  而今天,为曾经、为故人、为离别、为乡情、更为传承,我以《那一方水土,这一方人!》为题,留点笔墨,以志纪念。

  明月当空,家归何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雁南归,秋少黄,一曲乡情愁断肠。

————题记

  难舍难分伤饬别

  每当回忆故乡淳安,我总是有着无数遐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今夜眺望远方,又回忆起了童年,想起了我的故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出生于浙江西部的淳安县,三岁时,便随父母移民到了庆元县。听父亲说,他们是有多想留在淳安,但为了解决华东地区用电问题,响应国家在此建造“新安江水电站”,他们带着我和兄弟姐妹来到千里之外的庆元安家。

  庆元的语言、习俗、地理条件与淳安千差万别,想到从此与故乡天各一方,父母的眼泪总是止不住地往下落。长大了才知道那是父母的思乡之切……

  淳安县位于钱塘江上游,面积4427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那里丘陵重峦叠嶂,秀水微波荡漾,人们热情友好。每当回忆起家乡的时候,父母总是笑弯了眉毛,但眼眶里打转的泪水都是对家乡的一种眷恋。

  在淳安时,我们家住在临歧区富山公社武绥大队石后村。由于水库淹没等原因,乡镇撤扩并频繁,历史沿革复杂。现在的好多淳安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已说不清楚自己的老家是何处何地了。

  据淳安现有资料查证:解放前这里为光昌乡;解放后光昌乡分为山峡、富山、溪口三乡,1956年富山、溪口两乡合并为富溪乡,1958年成立富溪公社,次年析设富山公社;1966年将富山公社的富山等7个大队及左口公社的龙源大队与光昌林场合并,成立光昌公社;1969年光昌林场分出,1984年改为光昌乡。

  2006年时光昌乡一分为二,富山、光昌边、杨岸3村划归文昌镇。石岭后、雌龙源、雄龙源、塘边、龙源庄5村划入左口乡。由此可见,我的老家现在隶属于淳安县文昌镇富山村。淳安原有三十六都,这里属十三都。

  我父亲姓洪,原住地在山峡乡山峡村,现应隶属左口乡,后迁往母亲住地富山乡落户;母亲姓方,在那一带,方姓是名门望族,母亲没有兄弟,四个姐妹,排行最小。外公在当时是富农成份,家里有近百亩地,外公不到五十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外婆后来就守寡一生与我母亲相依为命东奔西走。

  父亲小时候在杭州读过私塾,当过学徒,会算账,打得一手好算盘。离开杭州回乡后担任武绥大队会计,因文化水平和能力出众,后被录用为富山公社畜牧场总会计,成为了国家干部。

  后来,“新安江水电站”开始修建蓄水了,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的水电站。当时淳安人都很自豪,因为灯火通明的新生活就要来临了!

  可谁又会想到,对于我们部分淳安人来说,是要移民外地的痛苦之事!因为库区蓄水后,水位上升要淹没许多村落。我们家附近的几个村都将随着水库的建成而消失!

  新安江水电站水库库容量达178.4亿立方米,相当于3000多个杭州西湖。1959年建成蓄水,县境内海拔108米高程以下全部沦为水域,淹没了淳安、遂安两座县城的1377个自然村,全县289951人离别故土,移往浙、赣、皖三省各地重建家园。

  水库水位上升后,大家就往后山高处移居,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挪位置,搬家当,淳朴的家乡人从来都没有一句抱怨话,只求能有一寸容身之地。

  可事与愿违。突然有一天夜里,水位猛涨,靠山最后一次移居的家一楼全部被淹了,父母带着全家从二楼窗户夺命逃生。这一次虽避开了生命危险,但却失去了最后留在淳安的退路。为了生计,只能谋划移民他乡了。

  新安江水库形成后,形成了大小岛屿1078座,千岛湖因此得名。这些小岛屿就是乡亲们曾经生产、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家乡的一个个山顶。而今我都快忘记故乡的样子,仅存几张黑白的照片刻画着故乡的模样。回廊一处相思地,落月成孤倚。皎月当空,湖水倒映着明月,明月照应着故乡,我们都是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异乡异客新社员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们家被迫加入了淳安移民大军。

  那时的庆元交通闭塞,又赶上了十年自然灾害,我们一家乘坐移民办安排的货车拉着少许家当,用了两天两夜跑了近千里崎岖山路到了庆元。

  刚到的两三天里,我们与十几户淳安老乡在屏都后口村与坑里村的区间路边上的一个废弃酒厂里,暂时寄宿居住。原本以为到了庆元,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可最后才发现这里的方言、水土、气候跟淳安大相径庭。

  我父亲是个文弱之人,移民前又没有农业生产的技能,初到庆元后在生产队集体化劳动中边学边干,常常是累得满手血泡,满身伤痕不说,报酬比他人要低,还时常被人挖苦、取笑和嫌弃。生活本已身心疲惫,母亲在这个时候严重病倒了,以致于后来长期住院治疗。势单力薄的父亲已难以支撑起这个家,在几乎要趴下时,只有让我的两个七八岁的姐姐结伴而行为生产队放牛,以赚取“工分”,分担家庭负担。我那两个苦命的姐姐没有上过一天学堂,小小年纪每天担惊受怕地过着放牛的生活,童年留下的记忆全都是惊吓、痛苦和眼泪……

  那时,由于语言不通,缺乏有效的交流,淳安移民与庆元当地人地域矛盾多,形成了两个团体:一个是号称为老社员的庆元帮,另一个是新社员的淳安移民帮。两帮人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就是“靠打架”。

  淳安移民打架是出了名的,他们因为流落他乡,形成了“抱团取暖”的共识,只要听到老乡被人欺负,就会主动赶到现场,讨公道、打群架。记忆中,几次大的群架都以淳安人打胜而告终,当地就有了“新安江人真狠”的说法。后来两地群众不再打架斗殴,还互相走动增进了友好!

  在长达两年多的“斗争”后,淳安移民终于如愿地分到了田地。勤劳的淳安人在异地耕作,不断融进了庆元这个大家庭。他们还教会了庆元人很多耕作技术和勤俭持家的一些本领。淳安人用勤劳赢得了庆元人的尊敬,而庆元人也以大山一样的胸怀包容接纳了移民。许多新、老社员结成了生活的伙伴,从此走上了相濡以沫、相得益彰的生活道路。

  后来,父母和移民老乡们便在离村下山三里之外依山傍水的“百廿步”,开始重建家园,落户置业。“百廿步”原来仅是荒郊野外,并无村庄。正因为有了勤劳的淳安移民,才孕育了“百廿步”自然村,成为了管山头行政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村后石砌大路有一岭,岭上石阶共有一百二十步,“百廿步”遂得此名。这条石砌大路,它一头通往县、乡,另一头伸进大山深处二十里外的苍岱、百丈等村落,此路是这一带山头的必经之路。或许,“管山头”就由此得名!

  再后来,我父亲当了生产队记账员,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可能是觉得“管”字笔画多,意义也没有“官”字好,所以就以“官”这个当地方言同音字而代之。久而久之,“管山头”便成了“官山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祖国各地飞速发展,山区庆元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生态优势,后发制人,已成为了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而官山头村也成为了浙江省第十届农博会金奖水果——庆元甜桔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同时,沿村周边近600多亩的高山梯田既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又是未来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户住房鳞次栉比,交通条件更是翻天覆地,村里到县城只需20分钟车程,而且农田里,果山上水成渠,路成网,生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美丽乡村正在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作为移民的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也由原来的异乡异客变成了新社员,进而破茧成蝶,建设新家园,成为新主人。

  何人不起故园情

  每次外出,我都会在列车上看一看故乡淳安,看着故乡的景色飞速地向后退去,渐渐地变成一个个小缩影,眼中常是满眶的眷恋情长。

  还记得父母在我儿时总会讲起他们在淳安时的往事:“排岭上”“奎星桥”“杨岸上”“光昌边”“山峡村”……那里记载了他(她)们的童年还有青春……而今却已变成了一汪碧水湖泊。

  这些年,淳安人思乡的泪水汇聚成了千岛湖的点点滴滴。湖底的老房子早已被洪水冲垮,但我们游子的心一刻都没有走散,希望人们在魂归故里时能看到永不落地的星辰,伴随着明月点亮千岛湖底回家的孤灯。

  年龄渐长,在岁月静好时想起淳安,好像早已忘记了当时的无奈和爱恨情仇,剩下的只有淡淡的思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淳安人哪里还有乡书呢?时间可能会抹去湖底的那户人,但我要记住我出生在那里……

  我是个幸运的人,从我记事以来就生活在第二故乡庆元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记得上学之时,七岁的我迈着稚嫩的步伐,书包中带着午饭,翻山越岭每天来回于三里路外的学校。那时的沿途风景非常美好,留下的记忆就像是生活在山水画里那样的惬意!

  当年我从学校毕业之时,正值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之际,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父亲也年事已高,家中正缺帮手。我毅然选择了在家当起了父亲的帮手。父母一方面为我懂事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影响我一辈子而苦恼。在我为父亲做帮手的那几年,是我父亲人生中最开心的几年之一,父亲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因为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孑然一身了,很多事情也就不会显得那么着急了。

  那个时候农活很单一,除了种植水稻外就是种点菜而已。第一年,我在父亲的授意下一起干活。第二年,我自有主张,很多活都是由我来安排,父亲跟着我一起做。就这样,原先针对承包到户的种种顾虑在生产的实践中得到了破解。实践中我虽尝到了做农民的艰辛,但每当学会了一项技能之时,心中便是满满的成就感。

  记得“大岭”几丘大田,我播秧时插得笔直,连续几天我不由自主地跑到田头看了又看,洋洋得意;父亲更是高兴得很,每当有人路过问起这田是谁插的,他就会大声说:“我儿子,怎么样,不错吧?”说话间父亲脸上流露出的是自豪!

  干农活是劳累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这期间尽管我在泥土中跌爬滚打,但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望,一旦有空就会自觉地去学习。

  时针转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祖国处在了百业待兴的历史关头。在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镇之时,我参加了公开招考并有幸顺利地进入了国家公职人员行列。转眼间,移居庆元已五十多年了。岁月总在变与不变中更替,容颜易老,但乡音不改。乡情是人生最美的风景和记忆,是人生最纯净的一份温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明月千里寄相思,痴心一片是乡情。生我是淳安,养我是庆元,生我养我的地方,您就是故乡!您是我此生无法割舍的缘、难以忘记的情、铭刻在心的爱,春风十里不如你,三里桃花不及卿!那一方水土啊,这一方人,此情永在,我心永恒!

(编辑:周爱琴)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