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中秋随想
2018年09月21日 08:59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谢川兰 

  我已经十八年没有陪伴父母过中秋节了。

  父母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生了三个“妹子”,“妹子”们长大后就像田野里成熟了的蒲公英种子,陆续飞向另一片土地扎根发芽。在每一个不能团聚的日子里,他们的思念便长成不羁的野草,一次次割痛我敏感的肌肤。

  读大学时,我与父母的联系方式除了偶尔的信件,就是离家三里路之遥堂叔家那台电话机,打电话要两元的起机费,接电话需三元的接听费。父母节俭,平时都嘱咐我没事不要往家里打电话,他们也很少通过电话跟我联系。但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早早往家里打电话。堂叔接听后便站在自家门口的田埂上,铆足了劲朝我家的山头上喊:“桂哥——桂哥——你家三儿打电话来了,要你过二十分钟来接电话——”堂叔声音嘹亮,回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父亲接到电话后,就发扬了一贯“只准他唠不许我叨”的作风,三儿哎,今天过节,千万不要亏待了自己。家里一切放心,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你姐姐姐夫给我们买了月饼,外甥女这阵子也不生病了,接打电话贵,你妈跟你说几句就挂了啊!接着急匆匆把电话递给母亲,母亲说了还没到一分钟,父亲就在旁边催促,你这老婆子少说几句,电话费都够三儿去买几个月饼了。他们说到了家里的每个人,唯独没有讲自己是否安好,我明明能感受到他们对我浓浓的思念,听到的却是母亲最后那声果断的道别。

  工作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家,父母也有了我给他们置办的手机。十五年来,我们还是没能陪伴双方父母过除了春节外的任何一个节日。从儿子刚知事时起,我和老公便要求他每周六早上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打电话,这个规定执行了十年之久。父母很高兴,虽然刚开始还是会叮嘱我们要省着电话费,但只要儿子一出声,他们便舍不得挂电话了,一再缠着儿子讲讲学习情况,学校趣事。一到中秋节,姐姐姐夫都会带着各自的孩子回家吃午饭,我们的电话就改在了中秋节那天的中饭时候进行。儿子拿着手机,叽里呱啦讲个不停,父亲的手机也从家里每个成员手里一一传递,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我恨不得能长上翅膀立马飞回家乡。近几年来,中国农村呈现荒凉之态,家乡的小山村更显人烟稀薄,年老的相继去世,年轻人外出谋生。父亲年近古稀,性情变了许多,不愿多说话,时而显得多愁善感。叔叔告诉我,父亲还在为这辈子没有儿子耿耿于怀,他说否则他的晚年也不会如此孤独。去年中秋节,大姐一家去陪父母过节。月圆之夜,他们在屋前的稻田里摆上小桌子,放上月饼、瓜果点心,点着蜡烛,秉烛夜谈。大姐打开微信视频,我看到烛光照耀着父母满是皱纹却笑逐颜开的脸,熠熠生辉。这是这几年来我看到过的最满足、最美丽的笑脸,真实而又从容。

  我这辈子做得最愧疚的一件事就是任由自己随风飘泊,在离父母千里之远的地方安家落户。去年,我的小女儿呱呱坠地,父母甚是欢喜来庆帮忙照看。托女儿的福,今年我终于能与二老共度佳节了,我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编辑:陈沛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