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乡土人文  正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
2018年04月02日 14:52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杨起行 

  近几年,庆元利用低山缓坡改造建设屏都综合新区,为了安置所迁移的坟墓在庆元林场的场部背后不远的山场上新开劈了一所公墓园地。

  今年,祭祖扫坟清明时节,庆元县气候一反往年“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常态,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公墓园地上山花烂漫,松涛阵阵如歌行板。奠祖扫坟者人来人往如过江之鲫,扫坟者队伍中有一男一女俩位年上花甲的扫坟者走向这座有数千穴墓地中唯一的一穴墓头上竖立着一块花岗岩雕刻的墓碑下献上奠祀品。默默致哀。该墓碑两旁有一付“风采虽随英列黯;典范仍遗后人瞻”的楹联,碑正中横排着下例碑文“范兴利同志之墓。范兴利同志于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至1940年该同志任中共地下余村村支部书记,兼任中共庆元县委地下余村交通站的站长。1939年6月至1940年11月,该同志还任中共庆元县委工作委员会农村支部联络员,承担了全县各基层党组织支部与工委的联系工作,出色、安全地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范兴利对党忠诚,对组织负责,对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碑文落款:“庆元县革命老区办”。竖碑日期“2016年10月30日”,这两位祭祖扫坟者是范兴利唯一的亲生女儿范树兰与女婿吴武兴。她(他)俩跪在墓前祭悼说:“爸爸,青山处处埋忠骨,您老在此处长眠安息吧。”

  坐落在浙闽边界的庆元县是富有革命传奇的老苏区,1931年8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千多名指战员由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和随军中央代表曾洪率领,从寿宁县硖头进入庆元县境,活捉庆元县长张致远,后派两个连随同其它战利品押送闽北苏区,然后向龙泉方向继续北上抗日。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失利后,粟裕、刘英率领突围部队为基础,迅速组成挺进师,挺进师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进入浙江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吸引和牵制敌人,保卫浙闽赣基本地区和邻近根据地,并从战略上配合红军行动。

  1935年4月28日,敌浙保一团和独立营,闽保二团在庆元景宁边境上千名大刀会徒配合下,以大刀会打先锋,从景宁英川、烂泥村、龙泉梅岙下三个方向向挺进师发起围攻。挺进师在粟,刘首长指挥和群众支持下,凭借有利地形,奋起迎战。激战一天,歼敌500多名,缴获步枪100多支,机枪多挺,子弹万余发。这场战斗史称“斋郎大捷”,斋郎战斗胜利后,改变了敌我形势,为挺进师创建浙西南根据地赢得良机,粟裕称誉斋郎战斗是“关键一仗”。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狼烟四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华血性男儿奋起抗战,抗日烽火遍地燃烧。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挺进师,及闽东独立师与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救国游击队转战庆元县山山水水,宣传抗日救国,打土豪,征恶劣,敌闻表胆,贫苦百姓欢欣鼓舞。革命的种子在庆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934年12月中共庆元县第一个支部——白柘垟村(现属官塘乡)支部建立。1937年8月中共寿宁政和庆元中心县委成立。1938年5月11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利用国民党左派庆元县长罗中天邀请施平(原中共云和县特支书记、县政府民政科长)到庆元县民政科任科长的有利条件,以公开职务为掩护,筹建中共庆元县委。

  与范兴利墓碑无独有偶:屏都街道办事处驻地八都村至余村一公里路程的中间地带上,原来建有一个供过路行人躲风避雨与歇力纳凉的过路亭。该亭背后还附属建筑着泥木结构的三间简易房,现今凉亭虽被拆除,但2012年7月1日,中共庆元县委与政府在该旧址上竖立起一块用花岗岩雕刻的碑文——“余村交通站旧址: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中共庆元县委决定建立余村交通站,余村支部书记范兴利兼任站长。交通员吴光洋、艾学成等人该站直接接受县委委员,组织部长汪金更的领导,负责全县党组织的联络和接送领导人等重要交通任务”。

  范兴利出身余村一个三代贫穷人家,自幼丧父,从小饱受人间痛苦,他痛恨旧社会,向往新生活,成人后生就一副爱打抱不平的侠义脾气,在贫苦人众里享有一定的威望。受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挺进师的革命宣传影响,他思想上逐渐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积贫积弱已久的旧中国,才能够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因此他积极寻求庆元县中共地下党组织,经地下党员介绍他于1938年参加了革命,任村支部书记,兼交通站长期间由于任务重、责任强,人手少的情况下还发展了自己的亲妹夫艾学成,与知心朋友范光洋成为地下交通员,范兴利一直教诚本站地下交通员说:“我们的工作承担着巨大的危险性,我们在工作中要保证百密而无一疏,假如遇到万一情况,必须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交给领导。由于范兴利在工作中戒骄戒躁,慎谨小心,认真负责。所以他在任职期内出色安全地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各项联络任务。当年庆元县中共地下县委的负责人曾称赞范兴利是庆元县中共地下党的“铁门栓”。

  1940年8月,庆元县成立清乡队,庆元县中共地下党组织遭严重破坏。同年10月,国民党庆元当局查抄县工委负责人倪鸿兴的住所。在危急之际,倪把全县中共地下党员入党志愿书等机密档案转移到余村、江根等党支部保存,尔后撤离庆元。县工委终止,庆元县中共地下党组织转入低潮。同年12月,闽浙边地委为了加强对庆元的工作领导,决定建立龙庆边县委。边委青年部长汪金更任书记。不久汪金更遭伏击受伤被俘,龙庆边县委没有开展工作。因汪金更在庆任职时掌握着地下党的大量机密,闽浙边地委为安全起见,派员到庆通知范兴利尽快安全可靠地寻找地方隐藏好党的机密档案。范兴利接受任务后利用当时显得很珍贵的油纸(用上等桐油在毛边纸上刷了多层直到不会漏水为止,其防水防腐的功能胜过现今的尼龙纸)将所有的机密档案包了一层又一层,然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独自一人将这些档案隐藏在离村有5里山路外一个旧墓洞中,范兴利此举使当时107位庆元中共地下党员免灾于难。

  新中国成立后,原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贫农都分来了田地,过上了自食其力的温饱生活。而被组织安排在县公安局任公安大队长的范兴利仅靠单位每个月供给一两百斤大米养家湖口。家人牢骚满腹。范兴利经常教育开导家人:“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我们决不能居功自骄傲,伸手向组织要这要那,等待国家建设好了,我们也就自然会过上好日子”。

  范兴利于1959年在余村逝世。那时节正处“国家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家人把他安葬于余村对面的横栋山上。1984年8月7日,时任福建省建阳地委书记,抗日战争年代曾任闽浙边地委副书记的张翼同志与当年在庆元开展革命斗争的老同志来庆,慰问老区群众时曾赞扬范兴利同志在1940年庆元县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紧急关头,冒着生命危险,安全转移隐藏了地下党的机密档案——功不可没!

  2016年庆元县屏都新区第二期工程建设,须迁移范兴利同志一穴占地仅十几个平方面积的坟墓。当时,有不少人提出异议,范兴利同志生前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有关单位何必与革命英烈争夺寸土之利呢?范树兰、吴武兴却劝导这些人说“革命前辈当年抛头颅洒热血,干革命事业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把祖国建设得又富又强,我们这些后辈必须继承先烈的遗愿,何必与有关单位争长论短呢?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英烈的后辈说得很棒,青山处处埋忠骨,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何必争长论短。

(编辑:陈沛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