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月山小记
2018年04月02日 14:52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陈鱼观 

  找到月山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庆元县域内错杂的山区公路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五十余里间,一不留神,就会发生“南辕北辙”的“事故”。

  找到月山村又是一件挺容易的事,“盛名”之下,随便问一个路人,都能给我明确的月山村指向。

  月山村越是不好找,越让我期待。

  而月山村的容易找到,让我隐隐觉得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用一种通透、简单,直抵胸臆的语言,与我展开对话。

  至于找到月山村后的惊喜,以及惊喜引爆后所产生的震撼,终于让我难以自拔……

  绕过无数个山头,我于黄昏时分投入到月山村的怀抱。

  这里半月状的后山和银钩似的溪水,将村庄和山体融合成一轮圆月,又如同一幅硕大的太极图。后山的半个月亮,翠绿色的竹林幽静似世外桃源;村庄晕开的半个月亮,屋舍俨然、街衢宽广,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集市。这两个半月像是两条阴阳鱼在溪水中肆意嬉戏,闹中取静,静处有动,构成风水学上的完美格局。

  山为月山,溪为举溪,村为月山村。月光落在溪里,又被举到天上,也把一个村庄向高处托举。紧紧相拥的阴阳鱼,结合成“家”的模样;无限放大的太极图,守望着天下。

  男耕女织,晴耕雨读,无论世间轮回,月山以一个“圆”的大度兼容无穷变化,将千年之远的繁复梳理当下。

  经过立面改造的村居,追求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的风格,白墙黛瓦闪现着古朴的气质。穿村而过的溪水,左顾右盼,深情的缠绕。村口的吴文简祠亮出了这里族人的身份,他们有崇学的血统、守礼的道统、诚信的传统、务实的体统……

  横跨在举溪之上的如龙、来凤、白云、步蟾、秆坑等五座古廊桥,是见证者,也是守护者,千百年来,他们送别或迎接着每一个月山的亲人,默默复述默默,痴痴长随痴痴,将喜悦收藏在桥榫之中,将博爱作为桥墩,向每一个经过的人作揖,献上月山诚挚的问候。

  月山的每位村民早已习惯所有的不速之客,习惯以亲人般目光靠近如我般的过客。

  这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姓吴,都会讲“溪水”和“廊桥”的故事。若有闲暇,他们还会告诉你吴太伯、文简先生、缙九公、绅八公、东野老人的往事。“延陵望族,三让世家。”家族荣耀,是这里吴姓族人最高的传承法则。

  人们说,吴姓自举水奠基以来,文德武功,代有显人,名列仕籍者多达两百余人。文人辈出,仕宦相继,庆元人文冠冕的牌子,不断被人提及。

  人们把自信和自豪刻在古廊桥最显眼的位置,也融进自己的血液。

  人们不会砍掉月山上的任何一根竹子,这是祖先立下的规矩,也是子孙的承诺。族人把做人的规矩写在竹叶上、溪流中、风雨里。“瓜瓞保兹永绵绵,家传礼经年世读。”吴懋修,这位前兵部司务把“反清复明”的铁条写进了家谱的夹缝中,这些留给月山村的话,没有人怀疑。月山中的秘密不再有人问起。

  就在此刻,我那横陈在步道上的身影与黄昏的余光相互道别,不问彼此的来去。

  不再有人问起的,还有月山村立面被改造前的样子。老人坐在暮霭中的廊桥上,朝着对岸的乡政府大院、文化礼堂吐露一口口烟圈,不言不语。

  月山收留的大明遗民固然已无处寻找,但他们的后裔偶尔会在墙壁上写下“水碓置四”“炮楼添七”等让人费解的密语。我不知道清兵最后有没有杀来,也许殉国的悲壮被举溪的流水带去了远方。

  带去远方的,有月光相伴;留在月山村的,与月光相爱。月山的月光无处不在,这是月山村唯一的宿命。

  人们会在适当的时间,赶去村中的徐夫人庙祈福,祈求月亮每天都能升起,自己每天都能醒来,举溪的水长流不息,月山上的竹林一直保持挺拔、茂密、翠绿的姿势。更要祈求徐夫人以战国铸剑师的名义,护佑天下太平,村民安康。

  人们用这里的晚翠、晓钟、两桥、高阁、宝塔、银屏、灵液、奇岩,写出了“举溪八景”,然后贴在额头上,准备告诉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每一位村民都是一张会说话的海报,每一位客人都是一条在走动的微信。

  如果举溪上的廊桥是月山这部书的扉页,那么矴步就是一幅插图。溪水撞在石矴上,水花溅起又落下,读不厌的月山村。一尾鱼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阅读月山的时间里,每一次跳跃,溅起一个个的省略号,大量留白让我驻足沉思,悠长的回味。

  举溪里的瓯江彩鲤,早已习惯自由觅食,不会羞于见人,也不用顾忌人类某个可怕的念头。还有其他鱼类,总是在你经过时浮出水面,与天空争宠。陌生化的答案,加入廊桥外的荷花、屋檐前的瓦当、清风里的絮语……

  人们用平实的笔触,写给我月山村的修饰词,捎来遇见美丽的提词器。

  人居环境和人文底蕴,为月山村加持了一千年的运势,带给村民富足而祥和的生活。

  今天来到月山村的人们,会讶异于一个村庄一千年的守候。一个村庄能够保持如此完整的记忆,不仅仅是一个奇迹,更像是一个神话。

  三十六年前创办的“月山村晚”,已整整举办了三十六届。有人说,“月山村晚”比“央视春晚”都要早。我说,这既是月山村民的文化盛宴,更是对赐予月山村的一切美好事物的致敬和感恩。关于文化,月山村的辞典里没有拒绝,矢志不渝是村民的另一张身份证。

  坚守,岁月包浆呈现出月山村的厚度和韧性。延续古老家风,月山村民以“坚守”的绿墨水撰写着一座山的编年史。

  国内与月亮有关的村落不计其数,以月山命名的也数以百计。在众多的“月山”中,庆元县举水乡的“月山”可能是最负盛名的,因为她不仅仅拥有“月亮”姣好的外貌,更具有月亮柔和、隽永、恬淡的性格。

  “半月烟居半月山”“月转山移山转月。”写在村子亭柱上的两副对联,道破了月山的秘密。两个“半月”像两把同心锁,紧紧地扣在一起,永世不分离;山与村相依为命,生生世世永相随。

  这是一具没有被世俗浸染的身体,这是亘古的情歌。

  站到高处,月山与月山村勾勒出的满月,让人接受了圆满这个词。此时,若是在晨曦中,刚好有烟岚飘过,一定生出海上明月的错觉,或美女出浴的惊艳。

  在月山村吴文简祠前,立着一块“比月亮更美的月山”的碑石,让我不禁想起《望月》的歌词:“望着月亮时想起你,望着你时想起月亮,世界上最美的是月亮,比月亮更美的是你。”如此贴切和可信,必须是月山的声音。

  散步在清晨的街巷,你会见到一个被露水洗濯过的村落羞怯怯地露出她的真容,清澈而宁静。你眼前的每一块石板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识。

  我想,若月山村长此以往,那该多好!

(编辑:陈沛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