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廊桥故里话廊桥
2018年04月02日 14:52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黄显丰 

  我的家乡王村口,是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小镇,一座木结构古廊桥横跨河面,连接着桥东与桥西两条街,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而今依然屹立挺拔。

  自懂事开始,记忆中古廊桥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每次经过古廊桥,结伴上学的小伙伴们总是要在廊桥上逗留玩耍。那时候廊桥对于我就像是一个玩乐场,留给我的是亲切、宽容与快乐。

  长大后每次回去,也都会去廊桥看看,走在厚重的桥面木板上,就像走进一段历史,走过了一段岁月。古廊桥一如既往的矗立着,从少年到中年,我和廊桥一样,都增添了一些岁月的痕迹。每天走在上头的人们,都像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她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见证着整个小镇的变迁与发展。

  今年7月,我应邀来到庆元。庆元的廊桥久负盛名,世人皆知,除了家乡的古廊桥,对庆元的廊桥我却只闻其名,未见其容,就像探索未知世界一般,走进了庆元,走近廊桥。

  庆元县地处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全境山岭连绵,群峰起伏。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跟遂昌相差不大,这也许是两地都有廊桥的缘故吧,但是庆元廊桥历史更久,数量更多,规模也更大。目前全国单孔廊屋最长、单孔跨度最大的廊桥也都是在庆元。

  据了解,庆元的廊桥建设高峰与明代香菇产业密切相关。大约800年前,一个叫吴三的庆元人发明了原木砍花法,成功栽培出世上最早的人工香菇,庆元成为世界香菇养殖技术的发源地。由此庆元香菇产业空前繁荣,庆元的香菇客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廊桥即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建筑,同时又是宗教建筑。多山、多水、少地的庆元,平地极其珍贵,几乎很少单独修庙,他们寄托信仰的祭坛、神龛于是就放在村落最豪华的公共建筑——廊桥上,桥屋的神龛中供奉着菇神,菇民离乡上山采菇前要到廊桥祭拜、许愿,祈求往来顺利、香菇丰收,回乡时要到廊桥上还愿,有的还要唱还愿戏。因为浓浓的信仰情结,庆元百姓对村里的廊桥百般呵护。

  有时候会偶尔自问,一座全由木头搭建的桥梁,何以在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中屹立不倒,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履行着作为桥梁的使命。廊桥到底隐藏着多少我们所不知的秘密?

  当地村民告诉我,庆元的廊桥大致可以分为木拱廊桥、木撑架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廊桥。其中又以木拱廊桥技术含量最高。

  一座廊桥从建设到完工,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选址,砌桥台,架桥拱,铺桥面,造桥屋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一丝不苟,全盘考虑。就拿选址来说,一般古代匠人首要考虑的就是风水问题。作为那个时候的人们,也一定认为建桥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千秋大计,都会有请风水大师,石匠,木匠等一并考察地形。一般会选在村庄下游,河道较窄,两边还有坚硬石头的地方。方便建桥台与缩小桥拱的长度。这个过程一般会经历几天甚至是几个月时间。

  一般选址结束在开始建桥前,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祭河仪式,以祈求建桥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后建设到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要举行相应的仪式。开工后首先就是建桥台,由于木拱桥对桥台产生极大的侧压力,桥台的坚固性决定了整座桥梁的稳定性,所以这一步的工作是基础,是重中之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第三步就是架桥拱了,这也是技术含量最高,工程工序最复杂的一环,一般都由木匠师傅精确计算,要精确到用几根木料,每根木料的长短,榫卯的位置都提前做好。类似现在的搭积木,按着编号一根木料一根木料的搭建,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交错成拱,形似“喜鹊窝”。整个拱架不用一钉一铆,“八”字型榫卯结构体系计算稍有差池,有一两根木料尺寸不对,工程都将会停止,但是这种情况却是很少发生,这也体现了我们古代工匠们的精湛的技术和扎实的数学功底。

  桥拱搭建完毕之后,整座桥的骨架基本就呈现了,剩下来的就是铺设桥面,家乡古廊桥的桥面是木板的,在庆元看到的廊桥的桥面除了木板的还有石铺的,还有砖砌的。木板的比较好理解,就是用六七公分厚的木板整齐铺设到桥面就可以了,但是石铺跟砖砌的桥面铺设就大有讲究了,首先要在桥面板上铺上一层箬叶,依次再铺一层木炭,一层碎石料,最后才在上面铺设石块或者砖块,据说这是为了通风、散气、防腐。庆元的廊桥能历经风雨几百年,或许都离不开这每一个灵思巧妙又富有科学道理的建造细节。

  此时,整座桥梁已经贯通,行人甚至可以穿越河面到达对岸,隔河相望已成历史,如果说桥的功能基本都已经实现了,那么廊桥的韵味在哪里呢?那就是桥屋,因为有了桥屋才能称之为廊桥。也因为有了桥屋,廊桥才成为人们的遮风避雨、消暑纳凉、社交娱乐、聚会交易之处。桥屋的建造有如在桥面上盖房子,所不同的是廊桥的桥屋是从中间开始造的,为的是压住桥拱,以增加稳定性,然后往两边延伸,桥屋多为抬梁穿斗式结构,榫卯结构,恢弘大气。盖好屋顶,最后就是桥栏的挡风板,挡风板的功能类似我们的墙壁,用什么样的窗户,设计什么样的通风通光口,都体现主墨木匠的建造风格与审美观念。钉完挡风板,刷上桐油。整个廊桥建造就算完工了。

  至此,我算是初步找到了廊桥百年傲立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如此严苛的建桥工序,才会有无视风雨的百年雄姿。

  来到庆元,就像走进了一个廊桥博物馆,廊桥对于庆元,就是一个文化象征,就是一个形象标志,更是一个精神符号。横跨在每条碧水溪流上的庆元廊桥,都是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故事,走上廊桥,古风古韵扑面而来,不因她彩虹桥的美誉,而是因为那质朴灵思的架构,完美呈现的岁月。其精湛工艺,巧妙灵思、文化内涵,冠古绝今,成为浙南一颗耀眼的明珠,也是庆元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编辑:陈沛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