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乡土人文  正文
灯火璀璨新濛洲
2018年02月12日 11:50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吴清泉 

  濛洲旧影

  从小在小山村长大,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因为上学,才慢慢接触外面的天地,渐渐明了外部世界的丰富多彩。

  1989年,到县城读高中,才开始对县城有最初的了解。当时,老车站在新建路,站房低矮破旧,每天的班车屈手可数。来城里上学坐车要抢座位,有时还爬窗户。坐一天的车,要吃一天的灰尘。以前去丽水要七八个小时,最长一次居然坐了九个小时,简直是早出晚归了。现在回老家、去丽水都只要两小时了,而且路况大有改观,不可同日而语。交通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前县城里像样一点的街道就是石龙街。这条街道生命力旺盛不已,一直延续到现在。那街边的老梧桐树巍然挺立着,见证着庆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后田街还是原样,以前叫街似乎还勉强可以,现在大抵只能算“弄”了。那街边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似乎也在等待着旧城改造吧。松源街只有一截,横城南路还没有产生,石龙新街还是田野。在市场路和云鹤路交界处有个农贸市场,市场路一路上去都是田野,名曰:“大坂洋”。电视台当时算得上是时髦的建筑,突兀在广阔的田野边上,褐色的墙壁在原野边上尤为显眼。

  那时老电影院还是常有电影看的,菇城剧院还常有演出;菇城宾馆是县城的地标建筑;东门弄低矮的房子餐馆林立,生意颇为兴隆。街边的路灯低矮而昏暗,大抵只是表明灯光的存在,勉强照亮人们出行而已。其实以前整个县城只局促在石龙街、后田街那一条狭长的地带上,紧紧依靠着母亲河——松源溪,似乎是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稚嫩而可爱,弱小而令人怜惜。

  生态新城

  灯光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延长活动时间的必备产品。从宇宙飞船看地球,灯光闪亮的地方就是城市聚集的地方。凡是亮灯越密集的地方,经济就越发达。地球上灯光密集区大多在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这里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其实灯光的经济意义在小城市也是同样的。城市发展到哪里灯光就延伸到哪里。九十年代以后,濛洲街开辟出来,整个县城的脊梁有了,整个城市的框架得以拉长了。濛洲街、石龙街和横城路、松源街,形成了县城的两纵两横,构成了一个井字构架。县城周边的星光路、过境公路、大济路、新建路,把城区围在一个框框里,整个县城似乎成了一个九宫格,井然有序,整洁而大方。贝林街改造完成,聚丰家园拔地而起,沁心园应运而生……东门弄拆了又建了,菇城宾馆夷为了平地,老庆中老树依存旧屋不在。社会的发展,房子是最明显的标志物。

  入夜,灯光的作用凸显出来了。宽阔的濛洲街车来车往,车辆驶过留下了一道道亮丽的光带,形成了闪闪发光的“银河”。小树上的彩灯绚烂多姿,彰示着城市的繁华。石龙街的梧桐树枝繁叶茂,是炎炎夏日的小凉伞。入秋之后,树叶掉落,树干光秃秃地耷拉在那里,有点萧索,有点凄凉。临近过年,树上突然开出了金光闪闪的小黄花。一串串小花盘踞在大树上,就像一条条小金龙,给菇城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带来了喜庆,带来了祝福。整个县城一片“火树银花不夜天”。

  象山宝塔一支独秀,屹立在阁门岭上,光芒四射,映照全城,像威武的门神守卫着县城的西大门。西大桥有如一条白线闪着蓝光横跨在松源溪上,溪里的倒影也呈现出同样的线条,两线齐明,恰似一段高速铁路,开行着新时代的快速列车。生态公园一带,绿树成荫,灯光在照在绿树上,树木绿得耀眼。球山灯光闪耀,楼黄树绿,貌似一只狮子匍匐在松源溪边,艳影倒映在水中,好似两只狮子在咏归桥边玩耍呢。濛洲桥是水上长城,城墙连着城墙,烽火台接着烽火台,是菇城的金腰带。城东大桥,有如长虹卧波,又如新月出山,含蓄而腼腆,犹如深闺中的少女,道不尽的思绪,欲说还休。

  还有那市民广场,人声熙攘;香菇公园,偏于一隅,安静而悠闲;水上公园灵动而清幽……

  年味生活

  石龙街、濛洲街的彩灯装上去了,过年的氛围浓厚起来了。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小时候记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还有红包收。而且小孩子稍微顽皮一点点,大人们似乎也不记小孩过,顿觉得是十分美妙的事情。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年代,过上温饱生活是大人们的努力方向,也是小孩心中的美好愿望。现在物产丰富,温饱无忧,对物欲的追求似乎淡去了一些,过年的欲望似乎也没有以前强烈了,但过年还是我们中国人心中念念不忘的仪式。

  春节更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就像中秋节一样。中秋节人们更多的是望月寄相思,表达一种团圆的期盼,但很少有人会不远万里跑回家团圆的。过年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一年的工作要总结一下,收成该向家人汇报一下,收获的成果要举家分享一下。在这继往开来的日子里,休整一下疲惫的身心,整理一下烦躁的情绪,和家长讲讲外面的故事,述说一年的喜怒哀乐,这是家的温馨所在。一杯小酒下肚,所有辛劳、冤屈烟消云散;两个酒杯相碰,心中的温暖油然而生:有家真好,有亲人真快乐!家是旅人心中的梦,更是归家人心中的蜜。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道旁树上、舞台上的灯光,更大的价值是装饰,展现一片繁盛,烘托一种氛围。过年里,春联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一横幅一对联,往门上一挂,顿时蓬荜生辉,红红火火的年味显露出来了。放鞭炮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且不说是不是因为驱赶年怪而放,在物资贫乏、通讯落后的年代,鞭炮一响预示着重要事件发生,宣示也好,庆祝也罢,总之它体现着一种存在感,一种仪式感。现在虽然因为环保和安全需要,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了,但鞭炮的声响永远留记在心中,回响在历史的时空里。

  过年了,不说说春晚似乎没说到点子上。庆元貌似是春晚的发祥地之一。月山春晚1981年开办,据说比央视还早。38年的春晚史,其实就是一部农村的发展史。年年过年,年年有不同。年不但写在日历里,也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显示在舞台的节目里。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小康社会迎面而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迫切了,人们需要用各种娱乐健身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于是广场舞风起云涌,遍布大街小巷;于是乡村春晚,遍地开花,绵延到大大小小的山村。“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村村一台戏,家家闹哄哄。明朝冯梦龙在《喻世明言》第一卷里说:“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欢耍子。”这句话至今依然有效。

  过年了,愿我们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愿道路上的灯光越来越绚丽多彩,愿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编辑:方淑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