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濛洲艺苑  正文
[阅读评论]爱是一切的救赎——《岛上书店》读后感
2017年03月02日 11:37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吴莉玲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似乎是《岛上书店》这本书最核心的一个概念,除了写出了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无可避免地要和周边的一切发生联系之外,我觉得更是写出了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只要世界上有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存在,我们就不能独善其身,而是要为很多人活,爱是一切的救赎,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比我们自己想象当中要多得多。

  书店老板费克里先生中年丧妻,以及妻子腹中尚未成形的两个月大的孩子,独自任性地按照自已的阅读喜好经营一家生意不上不下,甚至有些惨淡、勉强维持的书店。不是岛上的原生居民的他,除了妻子以及妻子的姐姐、姐夫之外,也没有过多的社交和来往,所以妻子的去世对他来说几乎是一个毁灭性的灾难。但是暴风雨总是会来得更猛烈,祸不单行,他的生活中又紧接着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这两件事也贯穿了全书,成为两条重要的线索,一是价值不菲的书《帖木儿》的失窃,二是年轻的未婚妈妈自杀,把两岁的小孩“遗弃”在了他的书店。

  肖尔斯的《许愿树》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我认为这两件事情都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首先是这本书的失窃,让费克里先生卖掉书店退休的愿望破灭,但是最后却在他得了罕见的脑瘤,在“花钱治病却也只能短暂延续生命”与“不如将治病的钱留给玛雅上大学”两个选择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这本书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并且拍卖换来了一笔钱让他得以治疗,尽管最后费克里先生还是撒手人寰。二是费克里曾经失去生活的希望,想要让自己“溺死在酒瓶”中,却因为这个两岁孩子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这就是爱,要命的爱”,并且产生了“在乎一件事情而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的改变,正是这种爱和希望,激发了他作为父亲的慈爱和保护的欲望,让他重新好好生活下去。

  这本书的前半段让人看到的都是绝望,中年丧妻的书店老板,优秀的作家却是出轨的丈夫,婚姻不幸的中年女教师,未婚自杀的年轻妈妈,被遗弃在书店的小孩玛雅,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悲伤,但是后半段,却因为玛雅的出现,爱情的发生,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和一切鸡汤文一样,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无比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而且我认为玛雅这个人物的设定,蕴含了一个概念,那就是绝望中的希望,她的生母原来是个优秀的哈佛学生,但却因为对已婚作家的崇拜,甘愿与他发生一夜情,并且因此怀孕,最后无力抚养孩子,入海自杀,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但是这个孩子却因为被留在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书店”,而得以获得许多爱,健康成长,精神富有,慢慢走在成长为优秀作家的道路上,甚至能够坦然面对生母的死,上一代的不幸,下一代的幸运,形成强烈的对比。

  表面上看,是费克里领养了玛雅,给了她良好的教育,拯救了她,但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玛雅这个人物的出现,一点点融化了费克里如荒岛般的内心,他变得温和好相处起来,不再将自已隔绝在小岛书店,对女儿的爱一点点扩张了他的人生,玛雅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小镇上的居民之间的纽带,将他的生命与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串联起来。玛雅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他不再只是个沉浸于自己阅读世界的书呆子,他成为一个愿意与人分享好书,分享阅读感受的小岛书店老板,正如他本人所说:“我们会成为我们所爱的那样,是爱成就了我们。”

  书中还有几段话我个人非常喜欢,首先是“阿米莉亚乐观的一面相信,跟一个情不投意不合的人过日子,倒不如一个人过得好”,这个理念在书里出现了很多次,也确实让阿米莉亚情愿放弃未婚夫,因为她深知“跟一个人心意相通,分享激情”有多么重要,对未婚大龄单身女青年的我来说,又是一剂坚定内心的强心针作用,不畏世俗,保持初心,在恋爱结婚这件事情上绝不随波逐流;第二段是“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也没有什么来由,就是喜欢这一段。第三段是“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这绕口令一般的几句话,也和我们中国的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表达的理念不谋而合,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读书让我们探寻到不一样的自我。

(编辑:陈沛沛)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