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濛洲艺苑   正文
庆元方言与庆元吴姓及大济历史文化村的关系
2012年09月03日 10:57   来源:   作者: 吴式求  

  庆元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着极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着许许多多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稀有的财富。庆元方言就是这样的一宗宝贝。

  请听听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如何评价庆元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郑张尚芳:“庆元方言是浙西南方言中保存很多古老特色的吴语方言,很有研究价值。”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志耘:“庆元方言位于吴语和闽语的交界地带,保存大量古代汉语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潘悟云:“庆元方言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来说,实在是一个难得的语言宝库。”

  日本爱媛大学语言学教授秋谷裕幸:“庆元方言保存古音如此之多,实属罕见,堪称方言中的‘活化石’。”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小凡:“庆元方言给予我们的学术营养是丰富而又稀有的……”

  人们也许要问:方言随处都有,何以惟独庆元方言能够与众不同,特显珍贵?这样的方言到底是怎么来的?又到底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我们的答案是:这与最先来到庆元,最早开发庆元的吴姓先人有关,与历史文化村的大济人有关。

  唐代以前,庆元尚属一个待开发地区,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处女地,自从一个叫做吴禕的京官和他的家人避乱来到这里之后,面貌才开始改变。

  吴禕是晚唐时人,为避董昌之乱,随同父兄隐居浙南山区。公元904年,携眷属举家迁来庆元,几经辗转,于公元1004年定居大济。吴禕和他的儿孙们在这块土地上不断开发创业,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枝繁叶茂的庞大家族,其后裔遍布全县各地,不少支系还向省内外扩展,有的甚至发展到了国外。据2005年4月统计资料:全县总人口198139人,其中吴姓人数65525人,约占全县总人口数的1/3,是首屈一指的“庆元第一大姓”。单个姓氏在一个县域内所占的比例如此之高,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吴禕及其后裔不仅是庆元地方的开拓者,也是庆元文化的奠基者,庆元方言的缔造者。今天的庆元人所讲的方言,基本上就是吴禕及其家人带来的当时的京城话与吴方言的混合物(因吴禕世代都在朝中做官,在吴语区山阴一带也生活了较长时间)。后来庆元虽然不断有外姓的人迁入,并且带来了各个地方的方言,但都没能形成气候,这些晚来的方言很快就被吴姓人的语言“同化”了。

  庆元方言之所以珍贵,除了保存的古音古字非常多、“古八声”齐全和词汇丰富、语言精炼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她的文化底蕴异乎寻常的深厚。

  如果你是个细心人,平时只要稍加留意,就经常可以从人们的交谈中听到“……之故”“无良”“多谢”“不堪言”“犹则可”“苦无当”“心不在焉”“贪得无厌”“死而无变”“不能之够”“颠倒乾坤”“有你何多,无你何少”之类的文言词。而这些文言词又往往出自于识字不多甚至一字不识的农妇村夫之口。这种现象,曾经让许多外来的客人们为之惊奇不已。

  再从形容词程度的表现手法来看,庆元方言中表达得尤为精彩。她不像普通话那样只有“很”“极”“非常”等几个程度副词作点缀,而是差不多每个形容词都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修饰词。比如“很硬”“很软”“很重”“很轻”“很大”“很滑”“很紧”“很苦”“很黑”这几个词,庆元话分别叫做“铁硬”“鞭软”“砧重”“屁轻”“天大”“鳅滑”“鼓紧”“药苦”“墨乌”……这种“用名词作状语”的表现手法,实在高明透顶,精妙绝伦!非常值得现代汉语学习借鉴,并加以移植推广。

  吴禕家族世代多是读书人,深知文化和知识的价值。打从卜居庆元伊始,就以传播文化为己任,“耕读继世,诗礼传家”。他们一方面辛勤耕耘,开拓创业,另一方面则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兴学办教育。被后世称为“庆元文化的摇篮”、侍郎胡紘和状元刘知新都曾经就读过的“豹隐洞书院”,就是吴禕的五世孙吴崇煦(大济吴姓始祖)创办的。经过这样一代接一代的苦心经营,“秀者为仕,朴者为农”,终于开创出人才济济,良材辈出的局面:一个不过200多人口的小小的大济村,居然进士成堆,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短短两三百年间,就陆续涌现出了26名进士,成为名副其实的“进士村”。

  庆元方言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她的创造者是无数文学功底特别扎实、具有特别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文化人。

  大济是庆元吴姓的发祥地。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渊源,这样的人文环境,才孕育出了这颗璀璨明珠——文化积淀如此深厚的庆元方言。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庆元方言其实也就是庆元吴姓的方言,大济人的方言。

  庆元方言是20万庆元人民的骄傲,更是这个县吴姓子孙的骄傲,大济人的骄傲!

(编辑: 吴凌云 )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