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元,夏日是“黄靛”(牛肝菌)丰收的时节。这是一种与马尾松共生的珍稀菌类,如同家乡的符号,镌刻在我心中。
前几天,去拜访庆元食用菌专家吴锡朋老师,他用庆元话唱起人们寻觅“黄靛”的山歌:“黄靛坛,黄靛坛,采到就一篮;红栲靛,红栲靛,吃了满山唸”(红栲靛为一种菇毒),这不仅是一段旋律,更是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在山林间寻找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毛长森 摄
黄靛质地饱满,黄澄澄的色泽诱人,富含八种氨基酸及生物碱,是大自然赐予的美味与健康的双重礼物。每当我远离家乡,黄靛便成为我与故乡连接的纽带。性温味甘,补血养颜,益气固本,尤其适合像我这样常年在厨房上班的人食用。因此,在黄靛的生长季节,我总会托庆元亲朋好友帮我带回一些,身在他乡,我的胃其实还在故乡!
黄靛土鸡汤。这道菜是最经典的庆元风味,将新鲜采摘的黄靛与土鸡一同置于砂锅中,加入几片姜、些许盐,用文火熬煮。随着蒸汽升腾,黄靛的鲜香与鸡肉的醇厚完美融合,汤色逐渐变得金黄透亮,如同夏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每一位品尝者的内心。当这道菜端上桌时,那浓郁的香气仿佛能瞬间拉近与故乡的距离。
黄靛土豆羹。这是一道创新的庆元美食,将土豆去皮后切成小块,蒸至软糯,备用。锅烧热,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用猪油煸炒至肉片微焦,再放入被挤压成泥状土豆。接着加入高汤,让两者充分融合,最后放入黄靛,用勺子轻轻搅拌,直至汤汁浓稠,再滴入一点鸡汁,最后用番薯粉稀释打一个薄芡,黄靛的鲜美便完全释放。这道菜的独特之处在于:土豆泥的绵密与五花肉的肥而不腻,搭配黄靛的清新,口感层次丰富,每一口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黄靛,这份来自庆元的山珍,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我心中那份永不褪色的乡愁。无论身在何方,只要夏日,那熟悉的蝉鸣与山歌,便会引领我回到那个遥远而又亲切的地方。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来到夏日的庆元山林,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在生长旺盛的黄靛上……
而在这远离家乡的莲都餐厅里,一位厨师正全神贯注于烹饪,试图通过这份来自故乡的食材,捕捉那一缕缕熟悉的味道,以慰藉自己及食客们的乡愁。这样的画面细腻地捕捉了自然之美与人间烟火的交融,让人不禁感叹,庆元美食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情感与记忆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