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林菇共育’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希望庆元‘林-菇共育系统’尽快加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大家庭。”“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建设。”……
8月31日,一场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宣讲课在庆元举行,骆世明、李先德、刘某承等来自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的专家,既为“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把脉开方,也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带来对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考。
“传统农业中隐含丰富的生态农业经验。”骆世明以具体事例分析了传统农耕文明中的生态农业理念。他说,中国传统农业遵循“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的“三才思想”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思想”,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借鉴自然、保护自然。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是菇民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目前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什么在庆元而不是其他地方?传统上如何避免过度砍伐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生产?传统香菇生产如何影响饮食、文化、民俗?现代如何维系香菇可持续的生态与生产?骆世明希望庆元从这四个问题入手,不断深化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记载了农业发展的历史,也启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GIAHS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目标一致。”在阐述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内涵、资源优势和价值后,李先德对GIAHS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作了深入分析讲解。
他谈到,在GIAHS保护发展中,可以通过资源开发提高农民收入的多样性,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就业,通过创新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李先德祝愿庆元的“林-菇共育系统”成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希望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带动庆元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如何“活”得更好?其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刘某承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产品分为产品生态安全、区域生态调节的公共性产品及物质原料、精神文化的经营性产品。
“要加大对生态产品实现基本能力建设投入,通过职业教育加强产业人才培养,系统摸清生态资源资产家底。”刘某承表示,庆元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更应该创新“生态+”模式,释放生态红利,进一步强化提升公共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
当下,农业文化遗产愈发受到关注,保护传承任重道远。庆元食用菌产业中心主任叶晓星表示,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遗有了更明确的指导方向,将继续深入挖掘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的农耕文化内涵和价值,致力实现遗产地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编辑:周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