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正值芒种时节,第七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新晋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庆元开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6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大计。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这既有丰收的喜悦,更有播种的希望。
收获,源于辛勤的劳作。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出璀璨的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就是其中之一,于2022年11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9项,居世界首位。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农业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类型,留下了宝贵农业文化遗产。目前,东亚地区现有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有37项,尤其中日韩三国的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一颗颗璀璨的农遗明珠,如何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发展中创新?
16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在菇城开展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开启一场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播种农遗的希望、农遗的未来。
闵庆文
“即使遗产认定最早、项目最多的中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点还有着一些误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谈到,比如存在特色农产品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化现象,忽略了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具有重要遗传价值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希望通过在庆元的考察,体会到森林保育和菌物生产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技术和文化。
武内和彦
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所理事长武内和彦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可以为当地的农产品增加价值,也可以促进区域发展振兴。但还要重视对于生物圈的保护,进一步促进农业生态发展、促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贵瑞
文化因互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则从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化研究谈起。他说,在自然科学领域,从过去的清查、普查、案例调查研究,已经走向了网络化的新时代。现在东亚地区已有很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和可能成为国家级的农业文化遗产在地域上也分布很广,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推动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资源实现共享,值得深思。
于贵瑞建议,要构建服务于农业文化遗产科学研究的东亚地区网络平台,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涵盖亚洲的重点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农业文化遗产,形成一个综合的保护体系,真正把数据信息采集、保护和实践能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服务于东亚地区农业文明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李先德
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如何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资源小组委员李先德建议,农业文化遗产要最大化、优质化地利用资源,多样化生产产品,还要搞品牌打造,除了常规的绿色认证、有机认证等,还要有文化遗产地LOGO的设计,打造具有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元素符号,做好产业延伸对接,实现价值提升。
传承千百年的农业文化遗产闪耀着智慧之光。大会推动世界各地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播和传承达成共识,推动遗产地更多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更多的文明火花。
- (编辑: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