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春种植:一人管理10亩水稻秧苗
2023年03月31日 17:07来源:庆元网 作者:记者 吴慧萍 通讯员 杨奕莲 视频 吴玮霆

  春光渐浓,农时催人。近日,走进屏都街道再生稻育秧基地,秧苗床上一盘盘待栽插的秧苗摆放整齐。随着机器齿轮的带动,适时进行浇水日照,片片新绿入眼来,春耕生产顺势跑出“加速度”。

  基地负责人范松光正在查看秧苗的长势情况,往年这个季节,他正和一群农户们忙着在自家的田里育秧。今年有了智能化连栋温室大棚,育秧从水田搬到“工厂”,实现了浸种、催芽、播种、秧苗管理等环节全程机械化,如今10亩大棚仅需一人管理。

  “这是全县唯一一个再生稻集中育秧棚,一批可以满足1000多亩地的用苗需求。近期户外温度低,而大棚温度可控在32℃左右,育苗期大大缩短。”范松光介绍,大棚里装载了智能化灌溉和数据采集系统,温度、光照、水分等需求仅凭一台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操控,全方位监控,再生稻育秧不再“靠天吃饭”。

  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随着自动喷灌系统运转起来,细密的水珠均匀挥洒着,所到之处,秧苗越发青翠欲滴。范松光说,智能化育秧效率高、品质好,育秧周期较传统大棚节约10余天,出苗率相对提升20%,病虫害减少的同时,育秧批次从传统的2批提升到3批,省时、省工又省力。

  乡村产业强,乡村振兴才“有里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在欣兴果蔬专业合作社里,新一年番茄育苗工作已经开始。传送带骨碌碌滚动,一旁的工人们忙着点种。自2021年,合作社将原有普通避雨大棚升级为连栋温室大棚,并采用反季节种植、设施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系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当前基地种植品种主要为粉帝王普通番茄、粉彩5号水果番茄、浙樱粉1号、皇妃小番茄等,实现了餐饮用、水果用番茄全覆盖。

  据了解,屏都街道现有农业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131家。除粮食和蔬菜外,屏都街道还在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畜牧养殖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菜篮子”“果盘子”里色彩愈加丰富。

  眼下,春耕备耕徐徐展开。农资坐上轨道小火车,游走在甜桔柚基地里送货卸货;无人机低空飞行,包揽施肥、巡田等田间管理;智能化装袋扎口生产线飞驰,食用菌自动拌料、分料、装袋一气呵成……一批批机械化、现代化的新技术、新模式在田间地头大显神通,呈现出繁忙的“抢春”景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增添了新动能。

    (编辑:吴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