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提升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日前,由庆元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声动礼堂”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创新项目比拼活动在庆元县五大堡乡濛淤村文化礼堂开幕。

从VR全景技术运用,到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特色展示,当地18个乡镇(街道)45个村,对今年新建文化礼堂的设计文本进行了路演,一站式“晒”出了各个“升级版”农村文化礼堂,令人大开眼界。
今年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十周年。据了解,今年我省将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省民生实事项目,明确要求“全省500人以上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使用效能进一步提升”。对此,文化礼堂“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如何赋能共同富裕?”成为庆元各乡镇(街道)思考的重点问题。

“除了数字阅读,礼堂内的智慧大屏将实时呈现全部阵地、活动的数据统计分析……”当天的路演现场,庆元县贤良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练超凡用VR全景,率先“晒”出了庆元县贤良镇湖源村文化礼堂构建“多合为一”数字场景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升级的实践探索。
庆元百山祖镇龙岩村文化礼堂所在地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该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遴选地”的创建背景,通过重要文化节点的改造和有机串联,将吴三公文化、香菇文化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充分融合,积极推动“全域化”文化礼堂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中宣传展示和弘扬香菇文化的重要阵地!”村干部信心满满地说道。

作为一个窗口式展示场所,将文化礼堂的大门打开并不难,难的是门常开、人常来。近年来,庆元县五大堡乡五大堡村文化礼堂立足丰厚的“红色家底”,先后开展了重走红军路、廊桥国际越野赛、乡村房车露营等丰富活动,带动蓝莓、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此次文化礼堂建设中,五大堡乡就将发挥宣讲阵地作用,打造特色研学基地,让红色资源在文化礼堂中持续焕发活力。
百山祖镇立足各村优势资源,开展全域特色礼堂创建活动,构建起“一礼堂一品”建设管理体系。如庆元县百山祖镇斋郎村文化礼堂赓续红军挺进师斋郎大捷红色根脉,积极发挥红色理事会作用,持续举办“斋郎4·28”战斗纪念仪式、“我是小红军”研学营、浙闽边界党员干部红色旅游等活动,不断激活文化礼堂影响力和群众参与性,提升文化礼堂的使用率和活跃度。

庆元县黄田镇“礼堂小园丁”全域化志愿服务机制是庆元黄田镇12个文化礼堂整合全镇志愿服务资源建立的创新机制,即镇级成立一个志愿服务总队,结合各村特色,整合镇卫生院、司法所、民兵资源创新性建立3个支队、12个小队,形成了“总队—支队—小队”三级管理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模式,其特点是突出党建引领,聚焦“礼堂+志愿”全域化精准服务,打造文化礼堂三级联动矩阵式文明品牌。截至目前,庆元县黄田镇黄坞村文化礼堂已开展宣讲志愿服务活动36场次,庆元县黄田镇双沈村文化礼堂已开展礼堂敬老志愿活动45场次,庆元县黄田镇仙湖村文化礼堂已开展爱心助学活动28场次。

通过比拼,19个乡镇(街道)45个村依次对设计文本进行了路演。一座座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悄然呈现出以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红色文化和青瓷文化为代表的庆元文化壮阔图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据悉,当前,庆元县立足“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已出台了推进高质量新建文化礼堂的八大举措,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也为农村文化礼堂“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下阶段,庆元将通过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巡回诊疗、文艺演出、电影巡演、主题党日等“六进礼堂”专题活动,进一步拓展“文化礼堂+”发展空间,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的同时,也为庆元乡村振兴、迈向共富提供更大助力。
- (编辑: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