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起,修车行、修鞋行、裁缝铺、补锅匠、磨刀匠……这些老手艺活儿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修鞋匠,这门完全靠手艺吃饭的行当,存在已经相当久远,在县城石龙街上,有一位以修鞋为生的手艺人,他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为居民们提供便利。
在石龙街青少年宫斜对面,有个简易的修鞋摊,只有三四来个平方米大小修鞋工具是老式的修鞋机。主人是47岁的吴师傅,一直来他风雨无阻,没有换过地方,为顾客缝补鞋子。
吴师傅名叫吴先青,是张村乡第五坑村人,修鞋这一行当,他已整整干了19年。回想当年入行,吴师傅说,其实开始并不会,在一次外出时,看到外面修鞋的人多,生意也好,看着看着就学会了,于是回家租了一间小小的店铺,加入了修鞋的行业,在修理中越做越上手。
“老吴,修鞋。”顾客上门了,吴师傅熟练地接过鞋子,看了看。“鞋跟磨损,需要重新换一下,先坐一下,等10来分钟就会换好。”吴师傅一边和顾客说着鞋子的情况,一边已经着手换鞋跟的活。
吴师傅手脚灵便,动作敏捷。剪半圆形鞋底、用笔作记号、到抛光机上打磨、用胶水固定、裁剪多余的鞋底……一双鞋子的鞋跟就完成了更换。
吴师傅告诉记者,修鞋,是个技术活,要熟练掌握修鞋的钉、修、补、换、缝、接、粘、改等技术。修好鞋,关键在细心,在态度。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对待。
“现在修鞋子的一般是更换鞋跟,或者的因为鞋子脱线,来缝合。”吴师傅说,老一辈人,都有修补的习惯,有些鞋子甚至修了不止一次。现在生活水平高了,鞋穿坏就扔掉了,修鞋的顾客少了很多。
“慢工出细活”,吴师傅经常让顾客把鞋子留下来,并预约好时间来取。一般来说,他总能提前完成,不让客人跑冤枉路。
在吴师傅的印象中,19年来,修鞋行当最大的变化是修理的地方少了。“我刚开店那会儿从事修补行业时,有好几十个同行,修补的店随处可见,可如今,修鞋子的店加起来还不到10家。据吴师傅回忆,10多年前,每天平均要修鞋10多双,从早忙到晚,有时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而现在,修鞋的生意比以往少了不少。为了增加收入,吴师傅还兼顾着修伞、配钥匙、修包包等。
吴师傅修鞋的工具是手摇的修鞋机,这种机器五年换一台,现在使用的已经是第五台。抛光机也已经更新了三次。
10多年过去了,物价涨了不少,但手工修鞋的价格涨得不多。吴师傅说,过去修个鞋跟7元,现在换个普通鞋跟也就7元。“虽然赚得少,但是觉得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吴师傅有两个儿女,其中一个已参加工作。现在,修鞋摊一个月生意就是再差,也有上千元的收入,好的时候,能达到三千元。吴师傅对于修鞋这个行业并不满足于现状,但是,由于子女在县城读书,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要还有生意,也算是有一份工作。
从事修补行业以来,吴师傅已经带过40多个学徒,然而,依然在修鞋的并不多。如今,吴师傅担心修鞋的技艺会消逝。“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去工厂打工收入都不错,没人愿意学修鞋,嫌这活儿又脏又累,在外面摆摊没面子。真担心下一代,没人做这个活计了。”可吴师傅表示会一直干下去。“现在妻子也来修鞋店帮忙,两人说说笑笑,有伴多了。干了一辈子修鞋,放弃舍不得。”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