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技艺——方寸之间,与时间同行
上世纪70年代,手表作为家庭“三大件”之一,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手表成为寻常之物,带热了修表行业。然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寻呼机和手机等多功能的现代化通讯工具陆续进入百姓生活,寻呼机和手机都附带时间显示功能,于是戴表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制表工艺的不断提高,手表故障率一再降低,修表的少了,修表生意也随之清淡,这个行业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松源街和石龙街交叉处,聚集着仅有的几家修表店,因为父亲的缘故,徐笑康成了修表师傅,一干就是几十年,至今仍在坚持。
“老徐钟表”是一间不大的店面,墙上挂着各式钟表,墙角放着一张工作台、一条靠椅,徐笑康大部分的时间就是蜷缩在这方寸地里。
“滴答滴答”,指针的转动声时时萦绕在耳边,似在讲述身旁这位师傅从小到大的修表人生。今年53岁的徐笑康坐在椅子上,眼戴放大镜,低着头,左手拿着一块表芯,右手捏着一把镊子,小心翼翼地拆卸着。
徐笑康的老家在龙泉,“其实我算庆元人,我出生在庆元。”他笑着说,从事修表行当,也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1938年,徐笑康的父亲在丽水拜师学了修手表的手艺,随后,父亲进入了“庆元手工艺社”,“那相当于是个老手艺人组成的协会,修表、打铁、补鞋、刻章、镶牙……大家聚在一起,却又各自谋生。”解放后,父亲便留在了庆元。
徐笑康读小学那会,就时常围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捣腾表。那个年代以钟表为主,古老的大钟都是用手上发条的,在徐笑康看来,看着父亲怎么把闹钟拆开,检查一遍,再一点点组装好,都让他充满好奇和惊喜。带着这一份心情,徐笑康把这门手艺记在了心里,边看边学,不懂就问,当他真正接触后,越发的爱不释手。初中毕业后,徐笑康便在龙泉开了修表店。
“当时这行很吃香,能有一门手艺,足以养家糊口了。”徐笑康回忆起钟表行业的历史变迁,感慨不已。上世纪60年代,手表可是结婚“三大件”之一,手表券,那真是一票难求,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越来越普及,修表行当的生意更是红红火火,他们根本不愁没表修。那会,父亲一天的收入有时高达200多元,撑起一个家庭的生活还算容易。上世纪90年代,钟表业受到冲击,跟着父亲学艺的人纷纷转行,而他曾经收的徒弟们也都另谋生计,如今只剩他和哥哥在做这件事。
1996年,父亲去世,徐笑康接下了父亲的店。父亲修表的名声早已为人所知,一遇到表的问题,大家总会说找“老徐”,徐笑康用父亲的名号取了店名,便有了现在的“老徐钟表”。
聊天中,有人拿着手表来修理。“徐老师,帮我看下手表怎么停了?”一个老奶奶径自走进了店里,徐笑康接过手表,打开工作台的抽屉,里面是满满当当的工具,剪刀、镊子、起子、螺丝刀……几十样叫得出名字和不知名的。徐笑康拿起开表器打开手表后盖,用吸尘球清理了表内,借着放大镜仔细检查了一番,“没事,电子没电了,换一颗就可以了。”不到半分钟,手表盖重新拧好,徐笑康把手表递给了老人家。
“如果是以前,工具更多。”徐笑康介绍,那会大家戴的都是机械表,因为配件少,大多都要手工制作,如果是手表的自来杆坏了,就要把自行车车轮的钢条打磨成针般大小,不亚于“铁杵磨成针”;如果是摆轮断了,就要把针锉成头发丝般细小并焊接上,修一只表往往要花费大半天。
修表是个精细活,也很辛苦,徐笑康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幸福,唯一遗憾的是没能收到一个徒弟,把自己毕生的技艺传授给他,“我不怕别的,就怕这老手艺失传。”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