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今生有缘,我们都生庆元;在那庆元,最美季节我们一起看庆元,去看那古廊桥,去看那香菇……”日前,记者刚到县文化馆一楼,阵阵悠扬悦耳的歌声就从开心歌友会活动室里飘出来。
循着歌声,走进开心歌友会,记者发现30多位队员们在认真地学唱《我们一起看庆元》,其乐融融。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站在前面指挥,面带微笑,双手有力地打着节拍,他就是退休干部范南洋。
你很难想象,他今年已经71岁了。作为老年大学开心歌友会创办人,他义务教中老年人唱歌、组织参加各项重大活动已有一年多了。
当记者提出要采访他时,范南洋笑着说,还是帮忙多多宣传老年开心歌友会的团队吧!在与范南洋交流中,不难发现他心态很阳光,认识他的人都会被他热情、开朗的性格所感染。
发挥余热 组建开心歌友会
“用自己的长处回报社会,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范南洋组建开心歌友会的理由很简单,他愿意带着老人们一起乐呵。
之前,听一些老年朋友说想唱歌却找不到地方,退休在家的范南洋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一次老年大学课上,范南洋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既然老年人那么爱唱歌,为何不组织他们一起唱唱歌,同欢同乐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些老年人,没想到大家都非常赞成。就这样,范南洋成了这些高龄“学生”的老师。
在2013年5月开心歌友会成立,范南洋任会长。
“我在家也是闲着,能发挥余热组织老年朋友唱歌,也算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据范南洋介绍,加入开心歌友会的,不分老幼,不论职务高低,只要喜欢唱歌、喜欢听歌的都可加入。
成立之初场地都是临时租借的,直到2014年2月,县文化馆一楼无偿提供给开心歌友会,这才有了固定场所。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开心歌友会购置了音箱、电风扇等物品,活动室成了一个温馨的家。
开心歌友会让范南洋每天忙碌又充实,“这是个大家庭,愉悦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充实快乐。”
教会18首歌 自创2首歌曲
范南洋从小就具备艺术“细胞”,打记事时起就喜欢唱歌。后来,他参军入伍后,成了部队一名文艺骨干。但毕竟不是音乐学校毕业,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所以简谱都不认识。他想如果自己连乐理知识都不懂,歌曲都唱不好,怎么能教好队员呢?那段时间,为了练歌,他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在家对着音谱哼唱。
“下巴放松,嘴巴再打开点!”“对,这样好多了,我们再来一遍!”课堂上,范南洋对照着歌谱、打着节拍为队员示范演唱,台下的队员端坐听讲,神情专注犹如乖巧的小学生。
中老年人接受歌唱知识比较慢,范南洋就耐心地一遍遍地给老人们讲解唱歌的方法:“要先理解歌词的意思,然后看着歌谱,随着旋律带着感情去唱歌,才能唱出好听的歌曲来。”他的真诚让队员们很感动。队员吴培姿告诉记者:“我刚开始怕学不会,但是范老师特别耐心,我现在不仅学会了好几首歌,还会看乐谱了呢!唱唱歌心情也好,我们很高兴!”
提起范南洋和他创办的开心歌友会,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有加,为他在一周内5个晚上要组织教歌、排练节目的精神所折服。
为提高队员歌唱水平,每周有五个晚上相聚是雷打不动。开心歌友会每周一在实验幼儿园教歌、唱歌、排练节目;周二、四、六在文化馆一楼跳舞、唱歌、排练;周日晚在咏归桥头唱歌。学员说,范南洋每次都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开门,拉音箱到公园唱歌,无论严寒酷暑,他从没有缺席过。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心歌友会也从一开始的40余人,迅速壮大到140多人,大家从素不相识到渐渐熟悉,有的还成了好朋友,从完全找不到音乐节奏到如今可以熟练唱出几十首歌曲。“范老师教我们比教小学生还认真呢!我们年龄大了,领悟能力差一些,但只要我们愿意学,他就不厌其烦地反复教。”队员叶亚梅这样评价老师。
“从成立到现在,范老师已教我们学会了18首歌。”开心歌友会队员谢菊芬老人高兴地说,“我们不仅唱红色经典歌曲、传统老歌,还会唱一些通俗歌曲、世界名曲,电视上有啥新歌,范老师都会从网上下载来教我们唱。”
闲暇之余,范南洋还喜欢将自己的所见所思用歌词的形式谱写出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和推敲,先后创作了《我们一起看庆元》、《有缘我们在一起》2首歌曲,深得队员们的喜欢,广为传唱。
带着队伍走向大舞台 唱响菇城上空
带领队伍走向大舞台,是开心歌友会的目标和宗旨。作为开心歌友会创始人范南洋压力更大,干劲也更足。
谈及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一次下乡演出、第一次走上县里重大活动舞台等,范南洋记忆犹新。
2013年8月2日,与泰隆村镇银行举行“泰隆杯”卡拉OK友谊赛,这是歌友会首次与外单位举办联谊赛。队员胡大信一曲《汾河水哗啦啦》,获得友谊赛第一名,也让泰隆银行干部职工和在场群众眼前一亮。开心歌友会从成立到走出家门,仅用了三个月时间。
2013年11月24日,在竹口镇中心学校球场,歌友会与竹口、黄田退休教师举行联欢。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高歌《老年朋友来唱歌》,赢得退休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是开心歌友会第一次下乡成功演出。
2014年,开心歌友会自编自演小品、快板、歌舞等节目,先后参与了“和和美美过大年”专场文艺演出活动、“洁净乡村,全民行动”文艺晚会、庆祝建国65周年暨全国第二个老年节联欢晚会等活动,每次演出表现精彩,社会群众热赞如潮……
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个个自编自演的节目,一首首经典歌曲。他们演出地点也从市民广场步行街上走向社区、村头,走向学校、企业,走上了县里重大文化活动的各个大舞台,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庆元文工团”。
随着开心歌友会名声越来越响,节目也越来越多。如今,县里一些重大活动,都会主动找上门,邀请他们参加文艺汇演。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义务的付出,出行的车旅费都是自行解决的。“我们参加各类节目表演从来不收一分钱,只要找到开心歌友会,我们一次不落地都按时前去参加表演。”范南洋说。
一年多来,开心歌友会演出达30多场次。谈起这些活动,范南洋颇有感慨:“通过参加文艺活动,原来打麻将的都不再打麻将了,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一直以来,家人都非常支持,连老伴也成为开心歌友会的一名骨干队员。”
现在,范南洋带领着开心歌友会的全体人员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决心把开心歌友会的活动开展得更好,把美好的歌声唱遍庆元山山水水,唱响菇城上空。
编后:
因为歌声,他为身边的人传递着开心和快乐;因为歌声,他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歌声,他体现出自己退休后的价值。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是很多老年人向往的生活境界,爱唱歌的范南洋很好地阐释了这样的境界——让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作用,在为集体、社会服务的同时,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范南洋一样热心的退休老人,比如被誉为现代“吴三公”的吴克甸,他用科研的力量推动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还有“百山祖冷杉”的发现者吴鸣翔,一直为百山祖冷杉的繁衍孜孜不倦;深研庆元方言第一人的吴式求,多年致力于庆元方言研究,为庆元文化传承尽自己的贡献……还有更多普通的退休老人,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余热,或帮助邻里,或关心下一代,或义务当起调解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可谓是“夕阳别样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