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在殡仪馆与遗体打交道,这是一份恐怖而又忌讳的工作。殡仪馆,被称为“人生的终点站”,不少人对这里有些忌讳,对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敬而远之”。
在殡仪馆,有一群殡葬工人,他们让生命文明而体面地离去,为亡者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他们的工作让人感觉冰冷,他们却用真诚与热情,抚慰逝者家属悲痛的心。日前,记者来到县殡仪馆,走进殡葬工人鲜为人知的世界。
尊重每一个生命
今年36岁的陈成淼是退伍军人,从殡仪馆建馆起就一直在那工作,至今已有10多年,干过炉化工、接运工。
“除了没做过大厅受理业务工作,殡仪馆里的各个岗位我都干过。”最开始,陈成淼是做炉化工的,因为人少,所以还兼做化妆整容,现在的炉化工也是如此。
在炉化组,陈成淼一干就是6年。他告诉记者,在炉化间,要把遗体从推车搬到传送带上,尽管是当兵出身,平时胆子也不小,但第一次接触遗体,还是觉得害怕。
“记得第一次搬遗体,手抖得厉害,那种冰冷感觉真的凉到了心底。”陈成淼说,最开始就是硬着头皮去做,眼睛也不敢多看,搬好遗体他都要反复洗几遍手,经过几个月调整,才慢慢适应。
6年前,陈成淼又转岗做了接运工,虽然已经适应这个特殊的行当,但接运遗体还是让他迎来新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意外死亡和一些突发事件,这些遗体往往要么残缺不整,要么血肉模糊,总之惨不忍睹。”陈成淼已不记得到过多少次意外死亡现场,那种惨状不忍直视。
陈成淼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去接收一具病逝的遗体的经历。他还记得一走进房间,就看到床上满是鲜血,遗体已千疮百孔,整个房间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这让久经考验的陈成淼也忍不住呕吐不已,但他还是忍受着,和同事一起慢慢地将遗体抬上了车。
有时,他还要忍着难受,将残缺的遗体缝补完整,将变形的身躯整平,这些工作他从起初的感觉恶心到适应,再到慢慢习惯。现在,当他面对这些遗体,心里想的是为了让逝者体面地离去,他只能慢慢地做、好好地做。
接到电话就出车
作为接运工,陈成淼也早已习惯了接到电话通知,二话不说穿上衣服就走,有时候凌晨都要出车。他告诉记者,殡仪馆有3个驾驶员,3辆专用面包车,平均一个月要出车50多次,一年下来一共要接运1200多具遗体。
说话间,陈成淼接到一个电话,五大堡乡有一个老人去世了,他又要出车接运遗体。4点出发,来回一个多小时,5点多把遗体运到了殡仪馆。
和家属、炉化工一起将遗体搬到炉化间后,陈成淼又把车开去冲洗,这是他的习惯,每接运一次,他都要把车冲洗干净。陈成淼说,既然这辆车归他管,他就要把车保养好。
零差错是对逝者的尊重
从陈成淼手里把遗体接收过来后,炉化工吴存金就开始忙碌了。检查机器、核对尸体及手续、火化,每个步骤都不能有丝毫的失误。
“不能出错,一定要让死者家属满意,这也是对死者的尊重。”吴存金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对于已有8年火化经验的炉化工,他深知自己的责任。
殡仪馆的炉化间虽然比较宽敞,气氛却有些阴森,两台火化机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站在一台火化机旁,吴存金认真操纵着机器,严肃地送逝者走完最后一程。他说,冬天的火炉还好,不觉得很热,但到了夏天,炉化间就是一个“蒸笼”,工作时,屋子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往炉边站一会,就要出一身汗。
火化一具尸体一般要50多分钟,还要时刻观察尸体的焚烧变化情况。而火化一些腐烂、变形的特殊尸体时,由于无法正常送进炉内,只能手工操作,即使带着厚厚的口罩也可以闻到刺鼻的气味。“十几米外都熏得直流眼泪,里边的味道就更别提了。”谈及感受,吴存金说,第一次看到特殊的尸体,他立马就吐了。
永不说“你好”“再见”
虽然在大厅办理业务,但周端松的工作也不轻松。他说,根据经验,冬天会忙一点,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就受理了150多个业务,而夏天相对会轻松一点,平均一个月受理80到90个业务,同时他还要协调炉化组和接运组的工作,所以任务也并不轻松。
跟陈成淼一样,周端松也是退伍军人,在建馆的时候就来了,也是从炉化工做起。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服务常用语有很多禁忌,如“你好”、“再见”等就不能说,而且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不能嘻嘻哈哈地笑,必须严肃。
“笑了,就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是对家属的伤害。”周端松略显严肃地说,逝去亲人的家属,心情没有几个是很好的,我们应该理解他们。有时面对一些伤心欲绝家属的误解和指责,甚至不理智的谩骂,我们也只能默默宽慰他们,从不与他们发生争执。
每天早上7点上班到晚上6点,殡仪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只为逝者能走得安稳,但服务难、被人看不起也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痛。
“让每位逝者得到最后尊重,不仅是我们的职业要求,更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周端松说,与不熟悉的人,他从不主动说工作,不是自己有所顾忌,而是别人有所顾忌,外人甚至有些朋友都不爱搭理我们。还好家里人比较理解。
记者手记:司仪工、司炉工、收殓工、灵车司机,这些被统称为殡葬工人的故事让人一次次动容。走进殡葬工人,感受着他们无畏的敬业精神,才会发现他们不仅可敬、而且可爱。其实,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平常人一样乐观、善良、朴实。他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时刻准备着,24小时随时待命;他们不忌讳世俗的眼光,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让生命走得更有尊严!殡葬工人,这是一个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尊重、支持的职业。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