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三种态度践行群众路线
日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干部的作风得到良好转变,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对于在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结束后,该如何继续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以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本领坚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基层岗位上,作为基层的一名普通干部,我有以下三点感想:
秉持较真的态度。生活中,长辈常教育我们,做人不应该太较真。而我认为,工作中秉持较真的态度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与成长。在乡镇工作已整整两年,这两年来,不小的工作量,加上工作内容的复杂与多样,常常使人措手不及、无从下手。例如“无违创建”工作中,房屋面积的准确丈量、建筑违法与否的判定等业务性强的工作,也许对于住建、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基本的知识,但是对于不是业务部门出身的乡镇干部来说,就有些勉为其难了。这也就让一部分人抱着“差不多就行了,这么麻烦还是算啦”等等之类的想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很多党员干部也提出,在工作上自身存在着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不精的问题。客观反映出,在基层干部身上,普遍缺少一种较真的态度。乡镇的各项工作,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若我们基层的工作人员抱着敷衍、马虎的态度,也就是对群众的不负责任、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组织的不负责任。因此,面对乡镇复杂多样的工作,基层干部要秉持较真对态度,对文件政策认真解读,对难点问题刨根问底,对业务知识深入学习,这样才能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真正为群众解疑答惑,排忧解难。
恪守公正的态度。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公”的心理。作为基层乡镇干部,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虽然我们没有调配资金的权力,但是在低保申报、扶贫工作、项目建设等各类工作中,都会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在扶贫名额有限度的前提下,家庭情况都差不多的两户村民,是否考虑与自己关系好一点的农户?又或者在项目政策处理过程中,丈量征迁的土地,是否给自己的亲戚熟人多量一些、多算一点?其实,这一举一动,公正与否,都被群众雪亮的眼睛看在眼里。即使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仅仅是一句话,如果存在偏袒,群众都会觉得干部做得不好、不公道。因此,在关系群众利益的大事小事中,我们更应该不偏袒与自己关系好的人,摈弃以公谋私的行为,只有我们在办事过程中公开透明,办事结果公平公正,坚持恪守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群众才会信服,社会才会安定。
牢记奉献的态度。基层,是辛苦的。基层工作,是繁杂的。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常常会让人心生抱怨,也会让人灰心气馁。比如,遇上台风暴雨天气,乡镇干部连续在镇里、村里巡逻安保,几天几夜回不了家;又比如,突发山火,乡镇干部不管白天黑夜,拎起工具就奔山上参与灭火。这些工作,不惊天地,也不泣鬼神,不能流芳百世,亦也不能传为佳话。但是这其中的无私与奉献就是乡镇干部身上最闪亮的地方。有人说,“奉献”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为的外显。一群人,把青春、智慧和力量投身于平凡而艰苦的工作中,在奉献中肩负起群众的安居乐业,这是一件光荣而又意义深远的事情,这也要求我们每一位乡镇干部,要牢记无私奉献的态度,在基层,就全心全意服务基层,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踏实工作、务实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