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6月中旬到福建省政和县岭腰乡开展第一次“跨省宣讲”的一个月后,7月23日早上我与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毛茂丰、副部长季文善等几位同志一起又一次踏上了“跨省宣讲”的路程,去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宣讲。
自2006年始至今,我在县内县外开展过大大小小宣讲七八百场,去过不少风俗迥异的地方,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讲课场面,见过形形色色的听课人群,但都没有在我记忆的脑海中留下太多特别深刻的东西,唯独这次到下党乡宣讲的所见所闻实在令我难忘。
从22日下午得知次日早上7点去下党,安排上午10点宣讲之后,我的心里着实有些负担,倒不是担心宣讲不好有压力,而是比较担心自己由于重病手术后,身体素质差,每每长途乘车就会晕车,兼之又得一早出发,到下党后即马上讲课,怕自个身体吃不消。何况,庆元到下党,虽然不足百里,但一路都是盘山公路,七转八拐,弯弯曲曲,特别是进入下党乡境内的10余公里,路况更差,路面高低不平,到目的地得坐两个多小时的车。好在实际情况出乎意料,我们一行虽然得不到“地利”,但占了“天时”,22日艳阳高照,37度高温令人热得受不了,而23日由于受今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影响,气温骤然下降,一路过来,比较凉爽,有说有笑,心情不错,没有晕车。
当然,之所以令我难忘并不是此行路途偏远、路况极差和乘车时间长,而是下党乡这个名不经传的偏远小山乡,竟然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密切的联系。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而又意味深长地回忆起20多年前在寿宁县下党乡的调研往事。
一个地处偏远的闽东小山乡,为何能让总书记这样牵挂?这样的眷恋?一段20多年前的尘封往事,蕴藏着怎样的动人故事?根据5月12日《福建日报》介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经三次到下党乡调研。
1989年7月19日中午,烈日当空,酷暑难耐。
寿宁县下党乡,一群人从荆棘丛生的崎岖山路走下来。他们头戴草帽,汗透衣背,风尘仆仆。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
下党之行,是习近平为了兑现承诺而来。下党乡1988年成立。1989年6月,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的杨奕周在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时,站起来“放炮”: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习近平当场跟他约定,一定要去下党一趟。
不到一个月,习近平就带领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30多人,前来下党乡现场办公。
这天6点,习近平一行乘中巴从县城出发,约9点到达平溪乡上屏峰村。这里离下党乡所在地下党村还有7.5公里,不通公路,大家就下车步行,在崎岖山间古道上跋涉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下党村。
习近平一到下党,顾不得休息,就召开会议。下党乡党委、政府临时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办公,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午饭时,习近平一行移到鸾峰桥上用餐,简陋的饭桌、椅子就摆在廊桥上。配饭的只有青菜、小笋、田螺,他也吃得津津有味。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下午3点,习近平一行离开下党村,走羊肠小道、过独木桥、攀峭壁岩石,步行10多公里,历时两个多小时到达邻近的芹洋乡溪源村。一路上路险坡陡,且荆棘杂草丛生,他们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晚上8点左右,习近平一行才回到寿宁城关。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
仅仅几天后,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了下党乡。1989年7月21日晚,下党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灾情严重。26日,习近平冒雨步行3公里,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受灾最重的下屏峰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1996年8月7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再次来到下党乡。在他的协调下,下党经杨溪头村与浙江庆元县对接公路由省交通厅立项,1998年建成通车。
一路上,我们聊的话题大都是类似以上《福建日报》登载的习近平同志与下党乡的动人故事。不知不觉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在10点许到了下党乡政府,在乡党委书记办公室坐了几分钟、喝了杯开水后,由于时间紧促,马上就转入正题,来到会议室,我就开始给与会的乡村两级干部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宣讲。午饭后,下党乡书记又带我们到鸾峰桥旁边新建的“寿宁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参观,仔细观看了习近平同志“三到下党”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认真听取了解说员对习近平同志“三到下党”的详细情况介绍说明。假如说之前对习近平同志与下党乡的关系了解比较抽象、零碎的话,那么,参观了“基地”后就形象、具体、系统多了,印象逐步加深。随后,我们又来到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一行用中饭的地点——鸾峰桥。漫步在鸾峰桥上,远望四周青山,近观桥下碧水,我又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习近平同志“三到下党”的感人情景,想到了习近平同志对此地、此山、此水、此桥、此民的牵挂、眷恋和热爱,想到了习近平同志实事求是、注重实际的务实作风,勤政为民、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吃苦耐劳、率先垂范的优秀品质,平易近人、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
这次到下党乡开展“跨省宣讲”,与其说是宣讲送教,不如说是接受一次生动、形象而深刻的做人、做事、做官的人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