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技艺——菇民戏传承人胡永香
菇民戏,是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稀有地方剧种,其产生年代大约在元末明初,发源地为庆元左溪镇黄冈村。菇民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庆元、龙泉、景宁一带的菇民区内,表演者大多为菇民自身,它的传承、交流和发展均与菇民的生活生产习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菇民戏用地道的庆元方言演唱,唱词中还完整地保留了古诗词的用韵规律和诗词韵律。
她是《拾玉镯》中的“孙月娇”,《断桥》中的“白娘子”,《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作为我县第一个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菇民戏的第五代传人——胡永香,身上有着不少光环。近日,她面带着甜甜的微笑,眼神熠熠生辉,如数家珍般向记者讲述了其与菇民戏的不解之缘。
胡永香是岭头乡岭头村人。她12岁时就跟着舅舅学戏,1958年进入宣传队(荷地区文工团),并于第二年开始排演菇民戏。“练嗓子、下腰、压腿,学艺的日子非常苦,功夫一天不练就会生疏。一年下来,经常在各乡各村巡回演出,在哪里搭台就在哪里过夜。”回忆起年少时学艺生涯,胡永香感触颇深。1962年文工团因各种原因,被迫解散,胡永香无奈地回到家乡。“那些年,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去碰触菇民戏。但是菇民戏就放在心里,晚上小孩睡了,脑子里就会闪过那些场景,白天到菜地里,不自觉就哼唱起来……”
直至2002年,我县恢复菇民戏。“找我排戏作指导,我当时愣了,就怕自己记不起来,但是只用了三天,围着灶台做饭的间隙就把《断桥》的台词背出来了。”聊着聊着,胡永香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女儿,在家吗?”“外面哪一个?”“我是孙妈妈……”记者留意到,她一个人饰两个角色,表情、动作、语气,把一个羞涩的女孩和上门的媒婆演绎得淋漓尽致。“菇民戏的口白是最难控制的,带着庆元乡音,却又柔和许多,喜怒哀乐、一招一式都要讲究技法,台下的身姿是完全不能带到台上的,也不能生硬模仿。”胡永香说。
如今,胡永香已经收了10多个徒弟,但都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每周她总会抽出时间,手把手指导他们走台步、练声腔。她说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又因为有咽喉炎,不敢唱高音,前几年还会随时准备着“救场”,这些年都转到台后了。如今让她最念念不忘就是传教《拾玉镯》这出戏,胡永香说:“戏里的花旦角色很活泼,眼睛会说话,我一直在找这样一个传承人……”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