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技艺——银器加工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叶满和
银器制作技艺具有很高的金属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民间银器制作技艺和现代银器制作工艺相比,保留了原始的制作工具和制作工艺,保留了民间银器的传统文化和风格,饱含银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像力。时至今日,仍坚持手工制作银饰的艺人寥寥无几。不过,在我县有一位中年人,仍在继承民间银器制作技艺……
在县城石龙街上,有一家“五都金店”,店铺不足20平方米,货柜里陈列着长命锁、戒指、手镯等做工精细的银器。店主是我县银器加工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满和。
店内敲打声此起彼伏。一位个头不高、平头,一脸认真的中年人,交替使用不同的小钢钎,在银片上凿出花纹。他就是叶满和,今年44岁。
叶满和是松源街道五三村人。他说,从记事起,便知道父亲和祖父都是干这活的,具体从哪一代开始就不得而知了。小时候,每每有空,他就会被父亲叫到身旁,帮忙生火拉风箱。14岁那年,父亲“逼迫”他学习,并要其接手这项民间银器加工传统技艺。当时,叶满和无奈地逃离到外省。因为执拗不过父亲,最终叶满和妥协了,成了“银匠”,而且一干就是30年。
在“银匠”生涯中,叶满和制作比较多的是“长命锁”。说话间,他从柜子里取出一把长命锁。这把长命锁造型奇特,锁面凹凸有致,一面是即将奔月的嫦娥置身云雾缭绕之间,另一面刻有“吉祥如意”字样。“长命锁的工艺繁多,有錾刻、掐丝、锤揲、剔地、包银等,而且纹样丰富,有吉祥八宝、莲花、蝙蝠、祥云瑞兽……”叶满和说。
“以前民间银器制作要运用到火炉、坩锅、虎钳、榔头、铜砧子、拉丝机、胶版、钢纤、模具、吹筒、油类等原始工具,而今很多工具已被现代化器材所取代。但要完成一件精美的银器,仍要通过化银水、铸毛坯、打叶出条、压大型、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美货、上翠点蓝等10多道工序。”叶满和说,“錾花”是其中最复杂的工序。要用专用小钢钎及相关工具在银器大形上砸出山水花鸟、福禄寿禧等各类花纹。花形图案在匠人的心里,心到手到,心手合一,一幅精美的图画才能雕刻在银器的大形上。
如今,但凡拿得出式样或者说得清版式的,叶满和都做得出来。此前,他曾用白银打造了一座缩小版“咏归桥”模型。
叶满和说,现代银器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先进了,只要打出第一个模型,后面的都能依样批量生产。“可是从机器下压出的银饰,往往没有那种独特的味道,反倒是由手击打出的别有韵味,也显得独一无二。其实每一件银饰的制作中都要投入大量的心思。”叶满和严肃地说。
在店里,记者见到了一位专心打磨银条的年轻人,他是叶满和的外甥,跟叶师傅学银器加工传统技艺。 “现在我只想静下心来把所有的古老式样银器都打制一份,摆在橱窗里供大家欣赏。”叶满和说。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