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吉剪纸常用于乔迁、婚嫁喜事等场景,因其立体结构,挂起来后在风中转动,当地人人予以百事吉转起来,吉祥喜庆近家门的涵义。
第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传承人刘火金坐在我对面,看起来与她的年龄不太相符。她说她不太会讲话,“要不采访还是算了吧?”我放下事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跟她说,“我们就当聊天,也让我了解一下百事吉是怎么一回事。”

来之前,我想的是不要凭空问百事吉是什么,她给的答案只会是剪纸。从什么时候接触剪纸应该是比较好的切入口。
坐在对面的三堆村朋友,听到我的问题直接准备帮她答了,“你直接说从小时候就开始学”。我听到就打断了,虽然我们乐于听到这样的回答,但真实的声音还是珍贵的,里边有细节的闪耀。
刘火金说,她并没有学过剪纸,和上一个传承人也没有什么联系,小的时候确实捡过地上的糖纸、香烟盒,用来模仿大人剪纸。

但她也的确喜欢,断断续续一直到了成年,然后开始了解百事吉剪纸是怎么一回事。百事吉剪纸跟其他剪纸是有区别的,其创作形式主要包括三类:百事吉立体剪纸、花草百事吉立体剪纸以及平面百事吉剪纸。其中平面剪纸既可作为立体剪纸的一部分,又可独立使用。
2009年,因为家里小孩要去上学,刘火金一家从百山祖三堆村搬到了县城居住。在这之前,他们在乡下做香菇为生。这个时候,刘火金37岁。2010年,百事吉(百字吉)剪纸项目正式列入浙江省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

刘火金租住在县城江滨小学旁边,家里也有一张桌子供她发挥。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有空她都在家里剪纸,“剪出有个模样的话,我就感觉很高兴。”刘火金笑着说,家人一直都很支持她,会给她买纸张,一直都说她剪得好。
真正看刘火金剪纸的时候是在拍摄时,她从袋子里一样样往外拿东西,包装盒还在的剪刀,铅笔,眼镜,纸张。她戴起眼镜,我才发现镜片上边的标签纸还没有撕去。
2016年,刘火金第一次参加非遗剪纸的培训,知道和别人的差距。“看到大家的作品,真的是大开眼界,觉得自己刚入门,不敢动手,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百事吉剪纸艺术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大胆利用互补色进行相互衬托,如绿底红图、紫底黄图等配色,使整个作品色彩显得十分鲜明、亮丽。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刘火金开始搜索网上的视频,并结合所见所闻进行创作,“因为我们庆元是廊桥王国,所以我想用剪纸来剪出我们老家三堆村的风景和永兴桥,先要描草图,这就要花好几周的时间。”她说,细节和耐心十分磨砺人。

2017年,刘火金被县里认定为县级非遗“百事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承认,百事吉剪纸以后可能会消失,但是她作为传承人,希望能把它更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认识它喜欢它。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了解剪纸给她的人生带来了什么,又怕这个问题太宽泛。是钱吗,好像剪纸也没有给她带来多少额外收入;是名吗,也没有多少人关注这样东西;是技艺吗,还是剪纸带来的自省、富足和快乐,以及耐心和坚韧?
在百山祖镇三堆村,刘火金顿了顿,拿起剪刀边剪边说。

“每次我拿起剪刀的时候,都会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心思放在剪纸上,我把我自己的时间、经历、感情放在这里,虽然没有机器打印的那么好,但是我自己感觉更有意义。”
据了解,百事吉剪纸艺术主要流传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境内以三堆村为中心的周边10多个村庄。鼎盛时期,这一带从事剪纸的民间艺人有500余人,剪纸艺术图案200余款,文字图案200名个。
那些命里的风,没有牵线
百事吉打着转
他们说这能转来好运和风水
许多年前,这风从我的剪刀旁吹过,纸屑吹走
如今,一直转到我的生命里
- (编辑: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