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正文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③ | 走出大山天地宽
2018年10月19日 09:41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记者 吴梦飞

  “过去住在老屋里,每逢刮风下雨总是提心吊胆,现在全家住进了新房,不仅交通比原先便利了许多,居住环境也得以彻底改善,我们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来自贤良镇富林村的叶德军告诉记者,自从下山脱贫以来,安居梦一朝得圆,别提有多开心了。

  惠民政策的颁布,许许多多的“叶德军”也因此受益。

同心新村

  庆元是浙江省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县之一,也是东南沿海土层滑坡的典型县,地质灾害点有260多处,平均每年新增地质灾害点近10处。2006年8月11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庆元,造成全县2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给庆元人民留下了深刻而沉痛的记忆。

  为了保护生态和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庆元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开启了一条生态搬迁、齐奔小康的道路。

  15年间,庆元科学制定货币安置、自建房安置、搬迁小区安置、购买商品房安置等各种搬迁方式的扶持政策,让搬迁对象自由选择。先后建成洋墩新村、同济新村、同德新村及同心新村四个大型县城安置小区和蒲潭、安溪两个中心村安置小区及14个安置点,6万多人实现了异地搬迁。

同德新村

  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让高山远村的村民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难题。

  在香菇市场附近的菇棚里,菇农陈芹芹细心地查看菌棒生长情况。自2011年全家从张村乡蔡川村搬迁至城里的“同德新村”安置小区后,陈芹芹夫妻俩还在周边流转土地,继续种香菇。

  7年来,由于交通方便,买卖更省时省力,陈芹芹种的香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她算了算,目前,夫妻俩种植的香菇年产量可达6万多袋,年收入超过7万元。“这要在以前的老家,最多年产量6000袋,收入7000多元。”

  在实施农村农民搬迁的过程中,庆元县既重视搬迁,更重视安置,确保搬迁农民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有尽快致富奔小康的条件,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来料加工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同时,不断为农民开辟崭新就业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农民就业转移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近年来,庆元县工业园区共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洋墩、同德、同济安置小区的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而县城周边的三个安置小区则建起了6个来料加工点,吸引从业人员达1.86万人,成为重要的“浙西南来料加工基地”,有效促进了异地农民增收致富。

  从“移居”到“安居”,从“安居”到“乐业”,越来越多的偏远山区农民通过异地搬迁圆了多年的发展梦。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生态搬迁转移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编辑:方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