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专题专栏  >  记者在基层  >  记者在一线   正文
“稻鲤鱼(泥鳅)鸭”生态养殖模式 “钱”景广阔
2017年10月13日 08:50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记者 王伊芳

  “农场今年刚被评为‘水稻-鲤鱼(泥鳅)-草鸭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示范基地’,生产产地还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并且准许农场在产品或产品包装标识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这是对生态农业的肯定。”日前,光泽家庭农场负责人蔡光泽高兴地说。

  光泽家庭农场位于黄田镇镇双坞村,是一家集养殖、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农场面积共有326.8亩,其中稻-鲤鱼(泥鳅)-鸭生态养殖面积110亩,稻田养鱼80亩,纯泥鳅养殖30亩,无公害稻谷占地106.8亩,稻田养鸭1500羽,农场年产值约250万元。

  “除草时,农场不会使用除草剂,而是采用人工除草;增加土地肥力也不会使用化学肥料,而是把草鸭、泥鳅放在田里养殖,利用其粪便增加土地肥力,所以农场的农田是真正的无公害稻田。”问及为什么会采取水稻-鲤鱼(泥鳅)-鸭生态养殖模式时,蔡光泽说。

  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态循环养殖,在泥鳅苗种的选择上,蔡光泽也会进行严格把控。“一般每平方米投放泥鳅苗种150-200尾,每亩10-15万尾,泥鳅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一般要求泥鳅苗种3-5厘米长为宜。在投入稻田前还要进行缓苗,以消除温差过大,让泥鳅苗种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据介绍,稻田里有很多适合泥鳅吃的食物,像稻谷身上的孑孓和其它虫类等,都是泥鳅获取食物的来源,而泥鳅和草鸭的活动,不仅可以松土、除草,而且其产生的粪便又为稻田提供了很好的肥料,所以他们不但不用施肥,种出的大米味道还更好,营养价值也很高,在市场上更受顾客喜爱。 这种生态循环的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工和饲料的成本,还提高泥鳅、稻谷和草鸭的营养价值,实现利益最大化,为顾客提供更好更健康的产品,还提高土地利用率,把原本所需大面积养殖的泥鳅和稻谷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现在市民都喜欢生态、绿色农产品,因此,无公害的稻谷、泥鳅、草鸭、鱼等产业一起循环种养,农场可以实现利润大幅度增加,每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20%,年产值还将不断提升。”生态种养模式给蔡光泽带来收益也带来了信心。

    (编辑:胡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