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安吉余村:青山不老绿水长
2017年08月29日 09:17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记者 王伊芳

  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发源地安吉余村

  8月17日,记者跟随屏都街道工作人员前往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并学习考察安吉余村如何用好绿色资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原本留守村庄的妇女成为了经营特色民宿的老板娘,原本贫困落后的小村落成了外国人争相涌来的国际村。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片林,人还是那些人,但观念变了,村庄的发展也就完全不同了。

  余村,位于安吉县天荒坪镇政府驻地西侧,地处天目山北麓,因境内天目山余脉余岭而得名。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农户280户,人口1050余人,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5895元。作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村民生活因绿色而富裕,因生态而幸福。

  夏日的余村,三面青山环绕,绿水潺潺,竹海绵延,满眼绿色的自然风光。连片的生态园,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烁着绿色的光,村庄内恰到好处的人文建设,展现出村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

  但在20多年前,余村却是溪流浑浊、道路坑洼、烟尘漫天。村里人“靠山吃山”,依靠山上优质的石灰岩,自办水泥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00多万元,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也相继崛起,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名噪一时的“富裕村”。但飞速增长的GDP,却无法掩盖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后果,村民也很快就吃够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苦头,余村人痛定思痛,关停矿场,决心“转型”,坚定走好习总书记指出的“绿富美”大道。经过大力度整治,曾经开矿的炮声和机器的轰鸣早已消失,灰蒙蒙的山也逐渐褪去“脏衣”,如今的余村山清水秀,水泥厂变身生态公园,旧矿山变身矿山公园,破旧的农房变身30多家精品农家乐。沿着从村口到“两山”会址的2公里路行走,外国友人随处可见,花卉绿化生机盎然,两侧的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商店,一应俱全。

  余村凭借着“绿色发展”成了中国首个“生态网红”村。据统计,平均每天都有2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团前来“取经”,村口的大巴一辆接着一辆,村民们从中嗅到商机,转外出打工为就地发展。去年,余村接待游客就超30万人,还评上了3A级旅游景区,全村年总收入达到2.5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8732元一跃至35895元。余村村村民都表示,家门口环境越来越好,已经吸引到了全国各地的客户,对自己的民宿、对自己的家乡建设越来越有信心,言语中满是余村人幸福的笑声。

  12年来,余村人坚定不移,一步步的从保护生态环境,到创建美丽乡村,又从创建美丽乡村到开展美丽乡村的经营,把深邃的思想化作丰富的实践,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两山”理论让余村的生态道路越走越宽广,也让一条涵盖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呈现在世人面前。考察团成员一路拍照留心可借鉴之处,一路感叹于余村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余村已然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上的一个坐标。

  村支部书记潘文革告诉记者,近年来,余村从绿色经济中获利,这让村里更加坚定走绿色之路。目前他们正立足“绿色”这一最大优势,马不停蹄地加快乡村旅游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并打算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同时一大批精品民宿也将陆续开工……曾经偏僻落后的小村庄,如今整洁美丽,成为全省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本与缩影。也成为举国上下学习的样板村。余村人保护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也回馈了他们。“生态建设没有止境,成为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样板地、模范生,成为中国最美县域”是安吉人最新的目标。

  行走在余村的美丽乡村间,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生态家园,一个颜值飙升的绿色家园。在今后的日子里,矗立在“两山”会址公园入口处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将会见证余村一年又一年的绿色蜕变。除了两山理论发源地余村,安吉还有许多依托特色农场发展生态农业的递铺街道鲁家村、利用丰富竹资源妆点村庄环境的上墅乡刘家塘村、通过整村改造统一规划建成别墅村的灵峰街道横山坞村、以及以白墙黑瓦为特色的静谧复古村落蔓塘里等地,实地学习考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每到一处,自然和谐又独具特色的风景总是吸引着人的眼球,诉说着安吉的生态发展史。

  我县屏都街道余村村与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生态资源相似、自然资源相近,安吉余村通过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用实际的变化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身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我们同样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充足的绿色底气,助力我们开创“绿色生态发展”新篇章,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因此,余村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编辑:方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