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三月的春蚕
2017年08月16日 11:54  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吴海霞 

  夜里,下了一场雨,落在树叶上,像极了春蚕啃噬桑叶的声音。有幸在童年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蚕宝宝。那是在一座樱桃园中,我们被卖樱桃妇人的蚕宝宝吸引住了。一只只软绵绵的,滑溜溜的白色小蚕,伏在一片片脉络分明的青色桑叶上。让我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我国养蚕的历史,自是久远的。嫘祖发现了种桑养蚕之法后,种桑树,养育蚕,便成了古人的安身立命之术。阳春三月来临,桑树陆陆续续吐芽,舒展出嫩绿的叶子。农妇们以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挎着竹笼去田间采桑饲蚕。巡游的太守见了这些美丽的采桑女,免不了神魂跌倒,强制住马儿踟蹰不前。于是便有了采桑女与太守斗智斗勇,赢得美貌与智慧并兼的雅名。于是,也便有了《陌上桑》这么美丽动人的故事。

  蚕的一生,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一颗颗米白的蚕卵,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变黑,待到某个不知时辰的春日,虫卵突然挪动起来了,一只只黑色的小蠕蚕仰着头,对这个新奇的世界不停地张望。这时候,便要去采摘最鲜嫩的桑叶。蚕宝宝咀嚼桑叶的声音,,远远听去,让人误以为在下小雨。吃上个三日五日的桑叶,蚕宝宝褪下了身上的第一层皮,身上的皮肤也渐渐白亮起来了。这时候,便避免不了每日为它们采桑了。我还有过奇发异想。采桑的时候,带上最大的几条蚕宝宝。将它们轻轻放在桑叶上,心里默默祈望它们吃完这一片叶子后,能自己爬向别的桑叶。毕竟盒子中可吃的桑叶有限,蚕宝宝若是能自己生活在桑树上,那么我的小蚕宝宝过不了多少时日便能吐丝结茧了。然而我却高估了蚕宝宝的主观能动性,吃完了一片叶子。无论如何,它也是去往不了另一片新的桑叶的。到最后,仍是回到了它狭小的小屋中继续啃噬叶片。蚕宝宝吃了一段时间桑叶,便要开始脱皮。每脱落一次,便会长大一点,大约褪了四次皮,蚕宝宝才真正的长成蚕。在这之后,吃进的桑叶便越来越少,到了吐丝结茧的时刻,碧绿的桑叶只能成了它们小屋的装饰品。

  “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吐丝是因为死亡吗?不是的,它是为了新生。春蚕吐出的丝够多了,便慢慢的将自己束缚起来,一圈又一圈,直至整个身体不被我们窥见。那个小屋,从那白黄的茧结成后,便渐渐地失去了动静。静,是世上最焦灼的等待。我们在等,等着蚕从那个圆茧中出来。第一次养蚕,蚕所经历的每次变化在我们小孩子看来都是奇异的。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些神奇的小生命,会将自己牢牢的束缚起来,与世隔绝。蚕,你是那高洁的隐者吗?

  一日,两日过去了。接着,是一个星期。蚕茧有动静吗?还是静悄悄。我在心里无时不刻想念着那些小生灵。等待,成了我一生中最初的苍老。我也曾悄悄地剖开过一两个蚕蛹。蛹里的生灵多么的安静从容啊,蜷缩着身体,宛如一个雕塑。当我知道我剖开的蚕再也不会苏醒的时候,我那焦灼的心竟能够慢慢的平复下来。再等过一个星期,蛹里的小生命便慢慢的啃咬自己曾经编织的束缚。它们变成了蚕蛾。蚕蛾想要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痛苦的。它们肥大笨拙的身体,想要越过那个小小的洞口,须得花上很大一部分力气,两肢磨损也是最平常的苦痛了。在蛾咬破茧欲出来的时刻,如果擅自拿起一把剪刀去帮它,不知道行不行?我因为想到之前因好奇心而戕害过几只在蛹中的蚕蛾时,自是不敢再去好心“帮助”它们一把了。

  蚕蛾的长相同飞蛾一般。雌蛾尾部散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几日过去,雌蛾诞下几百个卵。在那之后,缓缓死去。于是,一切都成了我最初看到的模样。

  三月来了,想再去饲养春蚕,想要再目睹一次蚕这一世的明艳与寂寥。

(编辑:庆庆)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