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散文随笔  正文
炊烟 念想
2017年04月26日 09:38  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朱翀 

  从哪里,便到哪里去,是离去,还是归去?

  火柴是老农的接生工具,“咔嚓”一声,生命的音调与热度,帮助苍老的干柴延续仰望苍穹的寄托,“噼啪噼啪”,孩子出生了——白胖胖的身影,十分健康,它伸一伸懒腰,看一眼火光中带着慈祥微笑的母亲,便挺直了胸膛。黑漆漆的走廊,通向上方,母亲的好孩子,是应该向上的,因为母亲的念想在那儿。找到母亲的念想,就能找到自己的心,有了心,母亲就会一直在身旁。

  “瞧,烟囱里冒烟了!”

  “好漂亮的炊烟,像云!”

  村口的孩子们在玩游戏,一时被炊烟吸引,停下来聊天。

  走过黑暗的走廊,看见外面明亮的世界,它听到孩童的话语,知晓了自己的姓名,炊烟。

  炊烟慢慢地来到孩子们的头顶,望着他们玩耍。三五个孩子,扮演着某个故事里的人物,口中念着他们自己也不懂的豪气干云的台词,拔出武器相搏,嘴里发出刀剑交响的配音。是江湖啊!那些扮演兵刃的树枝,散发着母亲的气息,炊烟看得出神——母亲的念想,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在一个不需要问为什么的江湖里,在童趣与潇洒之间融合。

  轻缓的脚步踏着虚空,炊烟走进穿着新衣的村庄。高高的水泥建筑,如同运动场上的跳高选手一般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每个都在述说时代的更替。阳光被推得老远,原本笔直的道路,别拧成了一条粗细不均匀弯曲的绳子,仿佛只有蚂蚱才能在上面轻松自如地行走。那些还未拆去的老宅,散发着母亲的气息,炊烟瞧见了——母亲和瓦片在合唱,唱一曲村庄本该有的,但却随着村里逝去的老人们一同消散的乡音。

  村庄被抛在身后,炊烟沿着母亲的气息,到达了渡口。渡口是荒的,是比陈旧更疲倦的废弃,舟船底朝天,趴在溪滩边的杂草旁。最善于安抚失落者的青苔,在碎裂的舟船上载歌载舞。炊烟从青苔上默读——母亲是哲,岁月里的人们被母亲渡到河岸对面,而母亲被河流渡着。至今,被遗忘的母亲依然在溪滩上微笑,渡着过路的路人和他们的相机。

  河岸对面,是山,漫山的绿色……是母亲?炊烟加快了脚步,进入山的怀抱。近了,才明白,漫山遍野的绿,是母亲,也不是母亲,是过去,也是未来。湿润清凉的泥土,将秋风摘下的叶子发酵,酝酿出了白茫茫的山雾,那山雾从树木的脚下钻出来,飘上虚空。炊烟看见了和自己一样的白茫茫,于是它们相融在一起,穿过绿如画卷的树林,走过岿然不动的山顶。它们看到了,看到秋风卸下树木的疲倦,看到母亲仰望苍穹,母亲的念想就在这儿!

  云,迎接了山雾和融于山雾的炊烟,一起在天空中,形成一片更大的白茫茫。那白茫茫里没有迷惘,没有哀叹,那里聚集着母亲的念想。它们要进行一场旅行,旅行便是一次成长的修行。待它们再次来到土地里,它们融于草木,带着念想,成为渡口岁月的承载,成为乡音静默的守护,成为孩童纯真的勇气。它们是修行的因,亦是修行的果。从哪里来,便到哪里去。

(编辑:庆庆)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