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一堂别开生面的“气象课”
2017年03月24日 09:34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记者 陈惠珍 通讯员 黄庆华 王敦淼

——2017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

  3月23日是第57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为“观云识天”。当天上午,县气象局、邮政局、科协走进县实验小学,开展“世界气象日”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千名学生共画“气象”佳作、科普宣传及趣味有奖问答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授气象科普知识。此外,活动现场还发放《漫话气象灾害》《中小学防雷避险知识读本》《问道科普》《云的故事》等气象知识书籍和宣传单2300多份。

  “书画”中学习气象知识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白露前后一场风,秋天宜收不宜散”……23日上午,下课铃声刚响过,县实验小学学生们便飞奔着来到操场上,参观展出的与气象有关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是该校四至六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有的同学欣赏着这些作品,还不时地朗读起来。

  3月16—22日,县气象局、邮政局联合开展了千名学童共画“气象”佳作比赛活动,共收书画作品800多幅,所评选出的一二三等奖作品在该校操场上展出。

  该校605班吴疆的书法作品内容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通过这个活动,我认识了不少气象谚语。”吴疆开心地说。该校相关负责人说,开展气象主题的书画比赛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和强化了科学意识,更进一步了解气象、应用气象、学习科普知识。

  “问答”中积累气象知识

  课间,在县实验小学操场主席台旁的几张桌椅前围满了学生,他们迫不及待地从题目箱里拿题目。每位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同学们要按秩序排好队,领题目,答对了可以拿到奖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地排着队伍等候答题。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几度,答案是24至26摄氏度。” 402班学生吴浩铭排在队伍最前面,在给出的两个答案选项中,选出了正确答案,获得了一份纪念品。

  “不少题目都是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大家都很积极地参加。”吴浩铭说完又凑到同学身边和他们讨论气象知识。

  “高温天气时,同学们应多吃什么?”“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变化是什么?”“电器未使用时,要拔掉插头,对吗……”当天,县气象局和县科协准备了300道与气象知识相关的题目,为参加答题的同学准备了本子、笔等奖品,吸引了数十位学生抢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此类活动,能在玩中学习气象知识,是很有趣的事。

  “观察”中增长气象知识

  “快看,那里有‘火箭炮’。”一位同学喊了一声,立即引来其他同学,好奇地围在装载车载发射架和增雨防雹巡逻火箭的车辆旁。

  “这个叫增雨火箭弹,是模拟弹,真的增雨火箭弹内部除了少量炸药外,还装有碘化银颗粒,是专门特制的特殊催雨炮弹,有谁在电视里看过人工增雨的视频?”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眼神,县气象台台长童永强走到同学们中间,为他们讲解人工降雨相关知识。

  “我知道怎样进行人工增雨,去年去气象局参观时,看过人工增雨的视频。”在现场,401班学生朱大恒举起手回答。

  随后,童永强还给同学们讲解雨滴的形成原理。“一个人的核心就是骨头,骨头外面长了肉才形成一个人。雨滴也是这个概念,它中间必须有个灰尘,灰尘可大可小。有个这个灰尘以后,水蒸气一遇冷,才能变成水滴,如果更冷的话才能变成冰晶,变成雪花。”

  随后,童永强还进行了提问。学生吴祉璇第一个回答:“我学到了为什么天空会下雨,一是天空有凝结核。二是地面上要产生水蒸气。三是地面上的水蒸气被风输送到高空。”吴祉璇的回答获得了童永强的表扬,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同学们产生了兴趣浓厚。大家都说,这种方式,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大自然,学到不少气象知识。

  “体验”中感受气象知识

  你瞧,一块块图文并茂的“气象知识”展板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展板前,他们驻足观看,打开气象之窗,津津乐道,对台风、冰雪、冰雹、大风、雾、霜冻、暴雨、高温、干旱等的形成以及防御有了深入地了解。

  你看,主席台前,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参与工作人员组织的“气象知识”有奖问答。简单的、课堂上已掌握的问题对答如流,奖品立马到手。遇到不懂的问题,赶紧向科学老师、语文老师求教,确保能拿到奖品。回答正确就有奖品拿,孩子们心里甭提有多开心。

  你听,气象局叔叔正详细讲解“人工增雨发射”原理。孩子们聚精会神倾听炮弹怎么安装?怎么点火?怎么发射?善问的同学问这又问那,气象局叔叔都一一详细解答。好奇的同学还幸运地装了一回炮弹呢!凡是参加活动的队员,气象局叔叔阿姨还给他们拍照,并快速成像制作气象明信片,多有纪念意义呀!

  通过一个上午气象知识一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对“观云识天”进行了系统学习。这样的主题活动深受孩子的喜爱。

    (编辑:方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