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乡土人文  正文
赤膊屋
2016年07月27日 09:27   来源: 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 吴丽娟  

  一

  2016年的农历年后,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在行走,企图用自己的目光和脚步来丈量庆元的古村落。3月5日,我与庆元古村之友的小伙伴们来到了左溪镇青竹村,在这个人杰地灵的村落里,我们发现了一栋体量很大的屋子。这栋房子有三层,有120间房组成的,由102根柱子支撑,而这栋房屋最大的特点是,它没有泥质的外墙,夹杂在众多黄泥屋中间,显得格外惹眼。

陈化诚 /摄

  我在春日的夕阳里走近了这栋破败的老屋,它焦黄的木质外墙,它四周杂乱无章的摆设,以及它在杂乱中保有的那种静寂中的沧桑,第一时间便灼伤了我。

  据青竹土著毛永宝介绍,这种房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怕火,这栋房子是1965年在原先一栋被烧毁的两层木屋的原基上重建的,属于近现代建筑。重建之后为了规避火灾,设置了8条楼梯,并将厨房作为这栋大房子的附属建筑,分别建在了主体建筑的左右两面及后侧。同时,在建造厨房的时候,对烟囱的朝向也有特别的讲究,避开风口。

  在毛永宝的带领下,我们一群人走进这栋古屋。屋子当下已经无人居住,入口处的天井早已经被墨绿色的苔藓占领,一楼堆放了许多废弃的香菇椴,以及做香菇椴时用的接种箱,还有一些杂乱的木柴。荒凉和颓败已经占领了整座屋子,这种凄凉的感觉瞬间便在我们周身弥漫。

  我在众人的叹息中走上古旧的木板楼梯,走在咯吱作响的木质楼板间。尘封已久的尘埃,在我的面前轻轻地飞扬起来,恍惚间让我以为自己走进了一场时光交错的旅行,仿佛又看到了大屋昔日繁华的景象。

毛永宝 /摄

  密密匝匝的120个房间内充满了生活的琐碎,许多温暖而朴实的故事在同一时间上演着,构成了这栋宅子丰盈的情感网络。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这里度过了芭蕉般绿的时光,又有多少美丽的少女在这里度过了樱桃红一般的时光。见证过这些光阴的刻板的门窗,看着这些流动的故事时,应该也是带着温情的吧!

  而如今,人去楼空,蛛丝绕梁,这里成了蜘蛛、鼠蚁们的天下,成了各种不知名的小动物的乐园。那些悲欣交集的故事,或许也早就被人们所遗忘了。

  当我走出这栋屋子,再回过头凝望时,脑海里不由得闪出这样的情景:建造这座大房子时的情景,一群人齐心协力,在地基上扎扎实实地立起一根根柱子,再架上一根根横梁,木匠们在烈日下一丝不苟地在每一块木板中间认真地敲敲打打,然后再椽上盖上一棱棱瓦片,经历了各道程序之后终于成就了这样一幢体积庞大的木板房。

  后来我了解到,在庆元,这种建筑物体量较大的,被称为“大屋”。由于没有泥墙的遮挡,又被冠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赤膊屋。青竹的这栋赤膊屋,也是我目前在庆元境内看到的房间数量最多的一栋赤膊屋。

  二

  走进庆元的古村落里,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黄泥屋中间,总能发现有一两座赤膊屋夹杂其间。这种建筑物除了屋顶的黑瓦和柱子底部的石柱基,整栋屋子皆为木质结构。

吴丽娟 /摄

  在农耕时期,农民们会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耕地,将较次的土地留作住房用地,所以农户通常会考虑土地的特点来建房。赤膊屋的木质墙有占地空间小、自重较轻的特点,通常建在建筑面积小的地方,也常因能够有效地减轻承重而建在地基不太硬的地方。

  就地取材是古法建房的准则之一,所以在山林多而优质泥土少的地方,农民们也会选择建赤膊屋;在前面临渊后面靠山,或是地势不太平整的地方,赤膊屋也常会作为安家落户的居所。

  赤膊屋的建设成本相对于黄泥屋要低一些,有经济性和适用性两大特点。而且建房的速度快。适合当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而有人丁特别兴旺,急于用房的人家。在浙西南,一些香菇客也会选择修建“赤膊屋”,赤膊屋还经常被用作“仓库”建在主建筑的附近用来存储东西。据说,贤良镇有的赤膊屋就用作谷仓。在荷地镇的大岩村,赤膊屋也成了宗教建筑,村里供奉菩萨的树美庵也是没有外墙的“赤膊屋”。

  由于通身都为木质结构,赤膊屋的防火是房主最需要考虑的。除了将厨房设置为附属用房,设置四水归堂的天井,在天井里面放置体积较大的石臼蓄水防火,在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允许的时候,还会在赤膊屋外围夯上黄泥墙(风火墙)用以防范火灾以及挡雨防风。

  5月7日,庆元古村之友一行人来到了荷地镇大岩村,寻访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岩大屋。这栋大屋的占地面积达905.8平方米,两层楼房,共有93间房子, 136根柱子支撑了这栋庞大的建筑物。无独有偶,据大屋里居住的老人说,大岩大屋也是在之前被烧毁的建筑原基上再造的,新建的这栋大屋也已经有83年的历史。再建的时候,大屋的四周都夯上了泥墙作为风火墙,用以防风防火挡雨之用。

  这栋屋子大门设在房间的后面,从正门进去,一共有三个门槛,其中第一个门槛和最内的门槛都为活动型门槛。这样的门槛在福建客家的建筑中也很常见,主要是为了防止鸡鸭等家禽进到堂屋(香火堂),弄脏了香火堂。在祭祀香火的时候再把门槛拿掉,方便祭祀。在第二个门槛的上方,挂着两块布质的牌匾,一块写着“五代同堂”,另一块写着“文魁”,沧桑中的古韵难掩家族曾经的书香气和辉煌。

  三

  火灾是赤膊屋的天敌,其防风防雨的性能也不好,在正常情况下赤膊屋的寿命也差不多只有100年左右,相比于能够存活300-500年的黄泥屋,它的再造成本也还是很高的。所以在立地条件好、不急于用房的情况下,一般农户还是会选择建造冬暖夏凉的黄泥屋。

  而在许多村庄,赤膊屋也早已无人居住,或废弃,或拆除。父亲告诉我,原本我们村里也曾经有一栋体量很大的赤膊屋,在我很小的时候,整栋被拆除了,在原先的地基上搭建了香菇棚。由于它的性能相比黄泥屋差很多,所以以后村子里再也没有人选择建造这样的房屋了。

  在我走过的很多古村,如西川、横坑、岙后,都还保留了比较完好的赤膊屋。这些屋子或建在前低后高的土地上,或建在狭长扁小的平地上,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在风霜雨雪中存活多久,我只知道,现在,已经不再有人选择建造这样的屋子了。

毛永宝 /摄

  当我凝望着这些有着焦黄外表的赤膊屋时,我突然觉得它们是醒着的建筑,它们遥望着远处高高低低的群山,思索着自己的命运。它们逃过天敌(火灾)的劫难,却经受着时间的考验。它们褪去曾经上百人居住的繁华时光,带着独处的凄凉和寂寞,在山风凛冽中哀恸。

(编辑: 周爱琴 )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