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乡土人文  正文
廊桥:我那美丽的乡愁
2015年12月16日 08:52   来源: 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 吴积雷 /文 郑承春 /摄  

  “天天星,打落钉;落钉桥,安桥苗;桥苗囡,真光生……”宛如天籁般的童谣自村尾的廊桥响起,半落流云半落水,浮动了一村的氤氲。这桥、这歌始于何时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只有斑斑驳驳的桥板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内化为美丽的乡愁……

  一

  在老家庆元,廊桥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妇孺皆知的名字——风水桥。除了交通的功用之外,世世代代的村民将其视为关乎人的祸福、家族的盛衰、村落兴败之“风水”,成为当地人生命中一种具有神奇力量和无限想象的文化之舟,承载了千百年来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种种理想的追求、审美的表达、信仰的寄托、未来的期待……成了地方文化或形象的象征。

  小时候听大人讲“风水”,感到玄而又玄,后来才知道风水又称堪舆,是中国古代有关住宅、村庄及城市建筑以及墓地等的选择和规划设计的一门学问,是人们为求得天地人和、自然和谐,达到逢凶化吉目的而进行科学探求的经验总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但也渗揉着封建礼制、玄学和迷信糟粕,被阴阳术士用来作为趋吉避凶、改善风水的一种手段,从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诡谲的面纱。

  何以大部分风水桥都建在村尾?是因为古人将“水”视为财源的象征,村口“天门”只要有水入村即可,意谓“不尽财源滚滚来”,但对村落出水处的“地门”则极为讲究,要看不到水流出村,关锁“地门”,财源才不会流失。为了“补救风水”,庆元先人把建造廊桥作为首选,附之庙堂,植上柳杉、红豆杉、松、柏等互为烘托,宛如屏风,使村落整体形成八卦形状单元景观。如被誉为中国廊屋最长的庆元县合湖乡黄水长桥,就坐落在黄水村村尾。共有廊屋21间。在桥两端种植了一大片柳杉和珍贵的红豆杉,北桥台东侧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桂树。在清光绪十九年,廊屋往南,还建造了雕梁画栋、别具匠心的廻龙庙。时至今日,这百年古树、古刹与廊桥相依相伴,形成了风景别致的“黄水八咏”名胜之地。

  二

  建廊桥于水口,既能方便交通出行,又能留住“风水”,自然成了各个乡村相互效仿、乐此不疲的最好选择。这一点从保存至今的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的“举溪古貌全图”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

  在群山环抱下,一条溪流缓缓绕过村庄,顺着水流的方向,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来凤桥、桂香桥、如龙桥和步蟾桥。从月山村的整体布局上来看,来凤桥作为村落景观的起点和门户,通过桂香桥和村落建筑群的层层铺垫,在如龙桥(村尾桥)处达到了高潮,最后以步蟾桥(水村口)作为整个村落景观的收尾。其中,如龙桥是整体村落景观中的点睛之笔,造型最为精致优美,高高昂起的桥头宛如“龙首”,旁边建有奎楼、文昌阁、马仙宫庙,在四周参天古树的映衬下,成为月山村之形胜。综观“举溪古貌全图”,村口桥和水尾桥分开设置,二者交相辉映,共同锁住了整个村庄的命脉。整个村落在空间层次的过渡和领域的区分上处理得相当成功,反应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也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人文观念和景观设置的手法。

  其中,被誉为“国宝”的如龙桥,是迄今发现有确切纪年的时代最早的木拱廊桥,廊屋的设计特别精美,集楼、亭、桥为一体,桥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与近旁的马仙宫殿互相映衬、成趣生辉。南端设桥亭,三面通衢,穿亭而过是连接闽北古道。桥中心间设神龛,供奉平水王。平水王大禹,是夏代第一个君主,传说曾治平洪水,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精神传为千秋佳话,备受百姓尊崇。神龛上额悬挂一古匾,上书“如龙桥”三个遒劲的大字,相传为明朝举水村神童吴之球七岁时所书。桥屋内作藻井,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造型巧夺天工。为阻挡风雨对桥拱、桥面的侵蚀,桥身通体鳞叠铺钉木板。风雨板上开宝瓶形、扇面形、梅花形、圆形等形状各异的小窗,除了使廊屋内空气流通之外,还可供行人欣赏窗外风景。如龙桥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是浙南闽北编梁木拱桥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三

  科举时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直是读书人的理想追求。凡是出过状元或进士的地方,常在村落或交通要道上修建桥梁、牌坊等建筑以示纪念,这样既达到了光大门楣、激励后人奋发读书入仕的目的,又祈愿当地文教昌盛,人才辈出。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风水现象。

  清康熙年间,曾经担任庆元知县的程维伊在《建角门桥记》中如此写道:“士之扼于制举非无故也,松源(庆元)之水,自东振讯而来,至角门岭而一曲,邑之文澜斯崒焉。向之有其才而难遇者,以兹水之泄而不聚,故若此若架木为梁,以接两山之脉络,锁一水之回旋,文运殆一助乎。”由此可见,古人在建造廊桥的时候,非常注重桥与一邑、一镇、一村文运的关系。

  在庆元县大济村,有一座现存有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廊桥——双门桥。据记载,双门桥原名临清桥,在大济吴氏先祖定居大济之前,大济村就有临清和莆田两个社庙,分别设在当时的临清桥和莆田桥上。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吴氏祖先崇煦公从庆元县城迁居这里,取名大济,意为子孙具有经邦济世之才,又花重金礼聘名师教授四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长子吴榖中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太子赞善改殿中丞;宋景佑元年(1034年),次子吴毂又中进士。十年内伯仲双双金榜题名,一时名震乡里。族人合议,决定建造两座二重檐三开间的木牌坊,并将牌坊建在村民心目中的圣地“社庙”上,以宣扬荣耀和激励后人。于是,就在临清桥的两端各建造了一座木牌坊,桥连芳坊,双坊护桥,三者合一,坚固美观,结构独特,取名“双桂联坊”,即“一门双进士”之寓意。临清桥由此更名“双门桥”。后来,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吴氏子孙秉承祖先遗风,躬耕苦读,人才辈出:自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南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年间,这个方圆不足一公里,人口不满300人的弹丸之地,先后考中进士26名,开创了大济村的“进士年代”。由此,当地人始终坚信双门桥带来了文运昌盛、仕途通达,双门桥成为历代读书人奋发进取的动力和精神追求,上京赶考前,到双门桥走走和祈愿也成为后来者约定俗成的庄严仪式。时至今日,科举制度早已废除,但当地每年有些高考生,深受民间口碑传说影响,为图个吉利,在考前也会在双门桥上往返走一遍,祈盼“人从桥上过,状元此时生”的洪福降临身上,考上理想大学。

  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还有座步蟾桥,该桥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1916年)重建。古人对该桥的命名颇具用心,蟾宫古代指月亮,而月山村因其形似月,而喻之仙境,从南门进入月山之地必经此桥,意取步入蟾宫,更有蟾宫折桂之意(古时科举出仕较多),故称步蟾桥;佛龛两侧有一对联:“村径列雁经龙凤,野渡连虹许步蟾。”想象奇特,意境恢弘。

  正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桥以其方式将天、地、神和人聚集于自身。……只要是一座真正的桥,那么桥就绝非首先是单纯的桥,尔后是一个象征。”对于自小在廊桥边长大的游子而言,那一座座充满沧桑的廊桥就像守候在老家的年迈的父母,容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浮上心头,触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温暖里掺杂着丝丝的酸楚,渐渐的,就构成为灵魂深处的一幅画、梦中的一道风景。

(编辑: 周爱琴 )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