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乡土人文   正文
“两优”状元刘知新
2015年10月12日 14:51   来源: 庆元文艺   作者: 吴宗祥  

  刘知新(约1080—1142年),字元鼎,庆元县松源镇五都番墺村人。对于其是否北宋大观状元,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要解开这个迷团,还得从宋代的文官制度说起。

  宋朝的文官制度采取科举取士和三舍取士并行的方法,并曾一度取消科举而用三舍法,这是宋朝的独创。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科举。大家应该不陌生,科举就是“分科考试、选举人才”的简称。隋唐的科举科目除儒家经典外,还有实用科学,比较科学合理,开创了世界文官制度的先河。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科举入选的举子分三甲,一甲前三名,称进士及第,二甲从第四名开始,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唐武皇时,门下省长官将举子成绩按名次呈御览,第一名放前,故称状头,唐时没有榜眼,倒有探花郎,琼林宴时都推举最年少的举子到御花园采花贺喜,这只是戏称,与考试无关。宋初,张榜公布成绩,第一名居中,二、三名分列两边,像榜的眼睛,故称榜眼,以后逐渐将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同时也有将前三名统一称状元的。

  再介绍一下三舍法。三舍是外舍、内舍、上舍的合称。朝廷吸收官宦子弟和优秀平民子弟入太学,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外舍生约1400人,考取内舍生后,一般有300人,内舍生考上舍生,约30人,可见,考上舍生是很难的。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个等次,上等可以直接委任政府官员,中等可以直接参加科举最后一关的考试,下等的可以参加省试。根据《宋史•选举志三》:“元丰旧制,内舍生校定,分优、平二等。优等再赴舍试,又入优则谓之两优释褐,中选者即命以京秩,除学官”,意思就是说内舍生两次考试优等即可“释褐(脱下庶民衣服)”担任官员。由于是官方最高学府,太学的师资是很好的,同时,由于入太学的学子基本能谋得差事,且学习期间待遇丰厚,就像以前的大中专学生可以转粮户一样,也就成为寒门学子的首选了。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来看,科举考试有点像现在的自学考试,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像是全国自学考试的第一名。而太学的考试,像是全日制大学的考试,太学上舍生第一名,像是全国所有全日制大学考试第一名。再回来说说刘知新,比较认同的是刘知新是北宋大观四年上舍生及第,廷试第一。否认他是状元的理由是大观四年没有开科,

  且历代状元表没有刘知新的名字,要解开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刘知新的致仕之路并非科举之路,而是三舍之路。三舍法的考试分公试和私试,私试每月一次,像是现在的单元考试,公试由朝廷组织,每年一次,像现在的升学考试,因此大观四年肯定可以考,刘知新的“廷试第一”可见是朝廷组织考试的第一名,是“两优释褐”的状元。他取得上舍生第一后,即出任绵州,也与上舍生上等可以直接委任相吻合。

  这时也许有人说,刘知新毕竟没有状元的名号,其实,在五代之前,官方文献及名家著作,从未出现状元、榜眼、探花的进士称谓,从南宋才开始这样叫,因此这些称号是很民间的习惯叫法,明朝比较盛行,其实也多见于江南地方戏曲如越剧、黄梅戏等。我们来看一篇清光绪帝公布录取制诰,全文如下: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谭延闿等二百七十三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附件是第一名谁、第二名谁)。可见,状元不是正式的称呼。既然科举第一名可以称状元,那么,三舍法的第一名,当然可以称状元了。因此,据《钦定四库全书•山堂肆考》记载: “大观状元,宋刘知新,处州龙泉县(北宋时庆元属龙泉)人。龙泉县有灵溪里谚:‘沙州到寺上,龙泉出宰相,沙州到寺前,龙泉出状元。’徽宗大观中,何执中为相,知新作状元。”清人钱大昕编的《十驾斋养新录》也记述刘知新是宋徽宗大观状元。宋淳熙年间至清乾隆年间,五都建有刘知新祠,并入祭庆元孔庙,原在五都故里建状元坊。明嘉靖二十一年,庆元知县程绍颐迁建松源镇(菇城剧院附近),明清历任庆元县令多有修缮。明代庆元训导王勉(萧山举人)曾写“刘状元坊”诗一首:“谁卜薰山兆,文章第一流。英声蜚太学,芳荫护绵州。轨范传多士,科名许状头(即状元)。蓝田遗璧在,虹彩耀千秋。”

  那么,科举第一名与上舍生第一名的难度谁大呢?科举是从乡试、会试到殿试的,而三舍法是由全国择优生入太学,再从外舍、内舍到上舍层层筛选,是优中选优。宋徽宗还一度取消科举,以三舍法代之,故宋朝有近二十年没有科举。可见,三舍法的难度绝不亚于科举,其受重视程度还大于科举,可见,刘知新是宋代特殊文官制度下的状元。

(编辑: 陈沛沛 )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